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新闻学著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新闻学著作

有关新闻学的著作。四川第一家近代报纸诞生数年后,成都 《启蒙通俗报》 1903年3月、10月先后发表研究新闻学的文章 《看报有益说》 和 《四川开官报说》。随着报业的逐步发展,有关新闻学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事业史的论文、文集、专著也陆续问世。在报刊上发表研究新闻学的专文是四川早期新闻学著作发表的普遍形式,如 《西顾报》 1912年发表 《成都报界之时代》,《川报增刊》 1919年发表孙少荆的 《成都报界回想录》,《川报》 1924年发表刘小青的 《四川新闻事业之改进》,《嘉陵江日报》 1931年发表卢作孚的 《新闻常识》 等。有的报纸在各种纪念专刊上,有的新闻学术团体在年刊上,集中发表论述新闻学理论的文章,如1926年 《牖觉报周年纪念刊》发表的 《新闻学概论》,对新闻学各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四川报人出版的文集,最早是民国初年出版的 《吴虞文录》 和 《吴虞文续别录》。傅双无1929年将报刊有关专文结集出版 《报学讨论集》。四川出版新闻学专著大约始于20年代。《川报》 主笔刘小青1926年编撰的 《新闻学要领》 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一本。1926年~1937年6月,四川出版的新闻学著作不到10种。抗日战争爆发后,四川成为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舆论中心,新闻学著作的出版随着报业的发展大幅度增加,到1949年底,四川共出版新闻学著作近80种 (包括川籍报人在省外出版的22种)。中共机关报1938年10月迁重庆,共产党的一批报刊活动家在新华日报社荟萃一堂,通过自己的办报实践,为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做出了贡献。《新华日报》 发表的_一系列论述报刊理论和实践的评论、文章就是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著作。如1945年1月11日发表潘梓年文章,阐述 “新华精神”,提出报纸为人民服务问题; 1947年1月11日发表编辑部文章《检讨与勉励》,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报纸的立场、方针、原则、态度及风格等根本性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70年代,为适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四川建立和发展的需要,新闻单位和出版社编印出版了一些普及新闻基础知识、阐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优良传统的书籍。如西南人民出版社的 《怎样做工农通讯员》,新华社西南总分社编印的 《新闻选集》,四川日报编印的 《工农通讯员讲话》、《新闻工作文集》,四川农民报编印的 《怎样办农民报》,重庆日报编印的 《1953年工业建设新闻通讯集》,四川人民出版社的 《怎样读报》 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川出版的和四川籍报人在省外出版的新闻学著作,超过前个时期9倍。新闻理论方面的著作有甘惜分的 《新闻理论基础》、四川省记协编的《新闻理论讨论文集》、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编的 《新闻广播电视学: 理论与应用实践》、席文举的 《新闻批评心理学》、缪海棱的 《继承与创新——学习毛泽东新闻思想》等,新闻业务方面的著作有重庆日报编的 《学会写新闻》、张惠仁的 《新闻写作学》、邱沛篁的 《新闻采访艺术》、王伟的《国际新闻采编初探》、吴信训的 《实用电视传播学》、蓝鸿文的 《专业采访报道学》、彭朝丞的 《现代新闻标题学》、艾风的 《两代风流》、赵世富的《三峡梦》、王治安的 《啊,国土——忧患的警钟》等,新闻史方面的著作有张友鸾的 《世界日报兴衰史》、林彦的 《挺进报纪事》、韩辛茹的 《新华日报史》、省档案馆编的 《川陕苏区报刊资料选编》、尹韵公的 《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 等。由于四川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处的特殊地位,中共机关报迁重庆办了8年多。中共的报刊活动家、全国不少知名的报人都在四川有过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四川的出版机构出版了他们回忆当年在四川用笔杆子作武器抗日救亡、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动人事迹和宝贵经验的一系列著作。如四川人民出版社的 《新华日报的回忆》及其续集、徐铸成的 《旧闻杂忆》 及其续编、补编,重庆出版社的张友渔的 《报人生涯三十年》、丁浪的 《谢觉哉与新闻工作》、乔冠华的 《国际述评选集》、夏衍的《白头记者话当年》、穆欣的《抗日烽火中的中国报业》、赵纯继的 《新民报春秋》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