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生活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生活运动蒋介石1934年发动的旨在使国民生活“合理化”的运动。2月19日,蒋在南昌发表了《新生活运动之要义》的演讲。同日在南昌成立“新生活运动促进会”,蒋亲任会长。3月17日南京亦成立此会,汪精卫任会长。7月1日复于南昌成立“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蒋任总会会长,并聘何应钦、陈果夫、张群等33人为指导员。随后各省、各县相继成立分会、支会,并于每年2月19日召开纪念会,大肆宣传。此间,蒋连续发表《新生活运动之要义》、《新生活运动之中心准则》等长篇演说,主持制定了《新生活运动纲要》、 《新生活须知》等文件,为新生活运动规定了指导思想和具体内容。要求以恢复“礼义廉耻”为基准,“务使一般国民的食衣住行统统能合于礼义廉耻。”(《新生活运动之要义》)如此我们的社会才容易进步,国家和民族才可能复兴。具体要求做到“食具须净,食物须洁”,“穿戴莫歪,体勿赤裸”,“濑口刷牙,剪甲理发”等等。努力使国民生活“合理化”,进而达到“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塑造“现代的人”。 新生活运动1934年春,蒋介石在“剿共”的同时,在南昌发起的宣扬封建道德和法西斯主义的运动。它以“礼义廉耻”和生活“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等为口号,对人民进行愚弄和欺骗,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 新生活运动 新生活运动韩复榘在山东大中小学中推行蒋介石提出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以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生活准则,在各级学校开设“党义”课,实行“军政、训政”、“勘乱救国”,进行反共反民主党化教育。小学建立“童子军”,中等以上学校开设军训课,并派有军事教官,进行军事操练和反动的思想灌输。从1934年开始,轮流集中全省高中以上学生进行整肃,公开宣布“学生莫谈国事”,禁止学生阅读马列主义和抗日救国书刊。国民党山东省党部还在大中学校发展“复兴社”、“中统”等特务组织,成立“捕共队”,监视爱国师生活动。但富有爱国民主传统的山东青年学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和韩复榘的反动统治,进行了坚持不懈的英勇斗争。 ☚ 解放战争时期干部教育 滨海公学 ☛ 新生活运动1934年7月,蒋介石在南昌成立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蒋自任会长,陈立夫、康泽等为总干事,强令全国各地推行以“礼义廉耻”为中心的新生活运动。其目的是以封建的伦理道德来整治人心,禁锢人民的一言一行。 新生活运动 新生活运动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表“新生活运动之要义”,主张以“恢复孙中山固有道德,求民族复兴,从改造国民生活习惯着手的”“新生活运动”。并成立了南昌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总会,蒋介石亲任会长,以何应钦、张群等33人为指导员。蒋介石多次发表演说,并主持制定了“新生活运动纲要”“新生活运动推行程序”,提出了新生活运动的内容、标准和目的。新生活运动的主要内容是“礼、义、廉、耻” 四维,“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八德; 从衣食住行基本生活着手,按照清洁、整齐、简单、朴素、迅速、确实的六条标准,达到国民日常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的最后目的。国民政府对新生活运动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各省市县设立分会,组织党、政、军、学、乡、厂、商、妇单位团体参加活动,并将规矩、清洁作为运动的中心。新生活运动的矛头主要是针对中央苏区,是为了从政治上配合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军事 “围剿”。1936年3月在总会下设立妇女指导委员会。到1936年底,全国共有20个省、4个直辖市成立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抗日战争开始后,新生活运动逐渐开始销声匿迹。 ☚ 新外汇交易办法 新生活运动总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