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浪潮电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浪潮电影形成于1959至1960年间。最早的核心是由《电影手册》杂志的一批青年影评家组成的。特征是把商业性和艺术性结合,要求电影摆脱戏剧结构,追求真实自然流畅的风格,运用先进的摄影和剪接技巧,用长镜头代替蒙太奇规则。其创作引起了人们对电影作品个人风格特征的注意,形成了导演中心的观念。主要影片有《表兄弟》、《胡作非为》、《精疲力竭》等。 新浪潮电影 新浪潮电影(1) 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以反传统电影观念为基本特征的电影现象。其创作主力主要是一批围绕在 《电影手册》 杂志周围的青年影评家和电影爱好者。这些不知名的年轻人在1958—1960年间竞相拍摄了一批风格独特的影片,从而形成一股创作热潮,被新闻界称之为 “新浪潮”。主要代表人物有克劳德·夏布罗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阿仑·雷乃、雅克·里维特等。他们抨击法国商业电影所形成的平庸和虚伪的创作时风,提倡在电影创作中突出导演的个人化艺术风格。作为一个运动,“新浪潮” 并没有共同的纲领式宣言,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则显示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把商业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在探索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的同时又兼顾到娱乐因素,甚至追求感官刺激; 尽量启用非职业演员,不事先排演; 打破传统技法手段的束缚,常运用跳切和移动摄影; 以否定传统道德观念为前提,以非理性的方式重新估价生活和社会观念。新浪潮电影在1960年由于 《表兄弟》、《胡作非为》、《精疲力尽》 等片在商业上的成功而达到鼎盛。1962年后渐趋衰落。代表作品还有 《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等。曾对此后的法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 新现实主义电影 新德国电影 ☛ 新浪潮电影 新浪潮电影❶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以反传统电影观念为基本特征的电影现象。其创作主力主要是一批围绕在《电影手册》杂志周围的青年影评家和电影爱好者。这些不知名的年轻人在1958—1960年间竞相拍摄了一批风格独特的影片,从而形成一股创作热潮,被新闻界称之为“新浪潮”。主要代表人物有克劳德·夏布罗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阿仑·雷乃、雅克·里维特等。他们抨击法国商业电影所形成的平庸和虚伪的创作时风,提倡在电影创作中突出导演的个人化艺术风格。作为一个运动,“新浪潮”并没有共同的纲领式宣言,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则显示出一些共同的特点:把商业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在探索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的同时又兼顾到娱乐因素,甚至追求感官刺激;尽量启用非职业演员,不事先排演;打破传统技法手段的束缚,常运用跳切和移动摄影; 以否定传统道德观念为前提,以非理性的方式重新估价生活和社会观念。新浪潮电影在1960年由于《表兄弟》、《胡作非为》、《精疲力尽》等片在商业上的成功而达到鼎盛。1962年后渐趋衰落。代表作品还有《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曾对此后的法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 新现实主义电影 新德国电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