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党在新时期如何对文艺工作进行领导是邓小平多次提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到 “左” 的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存在很多失误的地方:文艺创作的特点和规律被忽视; 一度只是强调了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一般上层建筑的性质,文艺的特殊性被忽视; 只是片面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把一些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加于文艺创作之上; 对于文艺工作者,被等同于一般宣传工作者对待。这些工作中的失误都为文艺事业的发展设置了枷锁。在林彪、“四人帮” 横行时期,这种情况更是发展到了顶峰时期。他们那一套荒谬做法,不仅破坏了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而且扼杀了文艺的生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情况有所好转,但我们仍面临继续克服和防止文艺创作中的横加干涉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提出了新时期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理论。
❶他指出: “各级党委都要领导好文艺工作。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当前,要着重帮助文艺工作者继续解放思想,打破林彪、‘四人帮’ 设置的精神枷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各个方面,包括物质条件方面,保证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3页)邓小平在这里着重强调重视艺术发展的规律和自身的特点,要防止和克服以往工作中所出现的失误,使文艺在党的领导下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繁荣。
❷邓小平还认为不能对文艺发号施令,“衙门作风必须抛弃。在文艺创作、文艺批评领域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 “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3页)
❸必须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邓小平指出,中国需要 “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全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双百方针’ 当然要为这个最大利益服务,而绝不能反对这个最大利益。” 但实行 “双百” 方针并不是可以不顾安定团结,不顾错误思想造成的精神污染。” 双百方针不是大鸣大放,如果说是这样的话,就是对双百方针的错误理解和滥加利用。“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而不是资本主义民主。” “双百” 方针的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有些人把 “双百” 方针理解为鸣放的绝对自由甚至只让错误的东西放,就把 “双百” 方针这个无产阶级方针歪曲为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方针了。在文艺工作中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决定着文艺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否则文艺就不能沿着有利于人民大众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发展,就不能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在文艺工作中必须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正确领导。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坚持和完善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理论,为新时期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指明了方向,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