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新世纪领导干部百科全书︱凡例 凡例 一、 编排 1.本书按知识门类分为6卷11编,每卷包含若干知识门类。 2.每卷条目按知识门类编排,每大门类或学科下分设二级条目,以便于读者系统阅读全书或某一部分。 3.各门类下的条目,一般按其内容的逻辑关系编排。人物条目一般以生年为序排列。 4.条目释文每页双栏排,辅助释文性图表随文出现。如图表跨栏,则图表上释文先左栏后右栏。二、 条目标题 5.条目标题一般是词或固定性词组,例如: 领导、 肖邦、 硅谷、 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格局、 加强法制监督, 维护法制尊严。三、 释文 6.极少数条目在不同卷都有立条,但释文角度和重点不同,如 亚里士多德条:在《政治历史》之“中外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中为主条,介绍其生卒年、生平事迹,重点介绍其哲学思想、法律思想及著作;在《科技教育》之“中外著名教育家”中,主要介绍其教育思想及其在教育上的作为。 7.文中极个别词条会在不同部分出现,但一般只由一个部分选收,其他部分只收词目,并注明参见 “× × ×”条目。如 《环境资源》中: 空间 参见 《知识经济》 中 “空间”。 8.部分条目释文中所标识的引文出处均用楷体字标出。例如:隋朝诗人薛道衡有诗云: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人日思归》); 邓小平指出:“没有和平的环境,搞什么建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7页)。某些著作后加括号标示的年代为其著作发表日期,如:他在经济方面的代表作是 《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 1871代表此书出版时间。 9.本书所用的科学技术术语,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及前国家标准局)公布的为准,未经审定和尚未统一的,从习惯。地名除历史地名外,以中国地名委员会审定为准。 10.所用字体,除必要的繁体外,一律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简化字总表》所列的简化字。 11.所用数字,除习惯用汉语外,一般用阿拉伯数字。 12.辞条释文中出现的外国人名、地名和外来术语,一般只用译文,不附原文。 |
☚ 新世纪领导干部百科全书︱《新世纪领导干部百科全书》编委会名单 新世纪领导干部百科全书︱前言 ☛ 000117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