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文学语言审美的心理原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文学语言审美的心理原因 文学语言审美的心理原因psychological aesthetic reason of literary language语言符号是人类的一种非常伟大的创造。同是一种语言符号, 由于从精神上掌握世界的方式不同,在使用上也有不同。列宁说:“任何词(言语)都已经是在概括。”概括是从对具体事物的感性认识开始的,一般要经过表象阶段。语言这个第二信号系统是建立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之上的,词只有和具体事物相联系才有意义。所以,词虽然是概念的存在形式,但它又和表象有着一定的联系。波果斯洛夫斯基说:“概念与表象之间并没有鸿沟,但存在着经常的转化。”“表象变得越概括,就具有概念的特征;概念变得具体,就转化为表象。”表象可沿两条路线进行概括:一条是始终不离开具体生动的个别形象进行概括,上升为典型形象或意境;另一条是对表象不断抽象,使它离开直接感知的基础,形成概念。概念不管怎么抽象,其源泉在表象,与之相联系的原有表象并不会消失。大脑左半球主要储存概念与逻辑信息,右半球主要储存表象、形象信息与情绪。两半球的机能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又互相沟通、互相配合。这就是同样是词语,却既有抽象思维的功能,又有形象思维的功能,词语既可达意又可表情的生理、心理原因。所以,作家可以“冰冷无形”的语言文字塑造可感的文学形象,读者通过语言文学可以把握文学形象。就读者审美心理来说,词语在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作用下,不但能呈现概念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唤醒了相应的表象和情绪,再造或创造了可感形象与意境。这样语言文字所塑造的可感形象,就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引人动情、发人深思的、形神兼备的审美对象。 ☚ 文学语言的美育特点 文艺创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