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河北二魏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河北二魏学派 河北二魏学派清初以魏裔介、魏象枢为代表的学派。魏裔介 (1616—1681),字石生,号贞庵,直隶柏乡人。顺治三年 (1646年) 进士,授庶吉士,历任工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左副都御史、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其学宗朱熹,守周、程、张、朱正脉,身体而心会。认为道为天地人物之所不能外,知道则知天,知天则知性,知性则知仁,知仁义礼智信,则知诚明合一,知诚明合一则知明德新民止至善,为千古圣学之极则。谓格物致知为求知之方,主张致知在格物,认为知外之物,非物;物外之知,非知。圣人之学,以格物而致知,致知而不格物,而自以为知之真,则非真正致知。其主要著作有 《希贤录》,《圣学知统录》,《周程张朱正脉》,《论性书》,《四书大全纂要》、《致知格物解》等。魏象枢 (1617—1687),字环极,一字环溪,号庸斋,山西蔚州(今属河北)人。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历任刑、工、吏科给事中,顺天府尹,大理寺卿,刑部尚书等职,与魏裔介并称“二魏”。其学主于诚,成于忠。十分强调个人修养,主张为人谋,须人我一体,方是忠;与朋友交,朋友信之,方是信;择善而从,方是习。惟清心寡欲,明善诚身,才可以对亲,对友,对君。不赞成朱熹“即物穷理”,亦反对王学闭户澄心以尽其理,主张致知在格物,物即天下国家身心意,致知功夫即在其中。其主要著作有 《寒松堂集》、《庸斋闲话》、《儒宗录》、《知言录》、《嘉言录》、《寒松堂诗集》等。二魏家学由魏裔介之子魏荔彤,魏象枢之子魏学诚承传,魏裔介的弟子有徐乾学、曹禾等人,与二魏交游者还有孙奇逢、熊赐履、申绁光、汤斌等。 ☚ 程山学派 船山学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