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出伏流hé chū fú liú黄河的源头隐伏于地下流动。《淮南子·墬形训》“河出积石”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比喻潜在的力量爆发之后势不可挡。 河出伏流héchū-fúliú〔主谓〕 河,指黄河。比喻潜在的能量一旦爆发,势凶不可挡。语本《淮南子·墬形训》“河出积石”。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3章1节:“周室之势既微,其所馀虚文仪式之陈言,不足以范围一世之人也。遂有~,一泻千里之概。” △ 多用于形容能量、气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