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势》旧题乐府诗。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今江西抚州人)。此系王安石在熙宁年间为治理黄河写呈宋神宗的一首诗。庆历年间,黄河决口于山东商埽,改道北流。嘉祐年间,北流又于魏州、恩州间决口,派生出经德州、沧州而入海的东流。这两股支流,经常决溢为患。熙宁二年(1069年)八九月间,王安石果断地支持都水监张巩的建议,同时又上书神宗听取众议塞断北流,疏通东流,在神宗的支持下,终于闭塞了北流,减少了河患。但在决定进行这一工程和工程进行中,保守派竭力反对,本诗便是为批驳保守派而写。诗的大意是:虽然黄河水势浩大难测,但却是可以治理的。当年大禹治理黄河的功绩如今还在民间传颂。今天亲眼所见黄河决口后所形成的北流与东流。关心国计民生的公论终究会赞成闭塞北流的,因为人民痛苦的呼声已日趋频繁。下面转述保守派的言论:即使闭塞了北流,不一定就不再发生水灾。接着是王安石建议神宗要听从革新派的意见:闭塞北流,疏通东流。最后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终于实现了堵塞北流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