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外之旨文外之旨是皎然在《诗式》中提出的美学概念。指诗歌具有多重意蕴,丰富的意蕴在词句之外。《诗式》“重意诗例”条说:“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若遇高手如康乐公,览而察之,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诣道之极也。”意谓,具有两重含意以上的诗句,其意蕴在诗句之外。如遇谢灵运那样的高手览而读之,则能够透过语言的外壳,直接感受到其中的性情,如此,则是作诗和读诗的最高境界。 皎然的“文外之旨说”,本之《庄子》的“外物篇。”《庄子·外物篇》说:“荃(捕鱼器)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捕兔器)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审美活动与“得鱼忘荃”有相通之处,皎然强调作家应创作具有多重意蕴,有文外之旨的作品,让读者透过诗句言辞的外壳,去感受到更多的艺术信息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