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傀儡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傀儡戏 古代百戏之一,后发展为一种戏曲形式。 源于公元前12世纪西周穆王时,据《列子·汤问》载:有工匠偃师,制作一倡优,相携谒见穆王。偃师牵动有关部位,能有节奏的歌唱,按节拍跳舞,“千变万化,唯意所适”,完全如人。打开来看,全是革、木、胶、漆所制。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傀儡子》说,起于汉高祖时,高祖被围于羊城,陈平造木偶人,“运机关,舞于陴间”,匈奴阏氏见后恐单于攻下城后,必纳妇女,于是退军。 “后乐家翻为戏”。唐朝四川有“弄假妇人”,当为此类表演,盛行于宣宗大中间(847-860)。宋代傀儡戏空前繁荣,已细分许多种类,如悬丝傀儡、杖头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肉傀儡等。元代称“窟儡”,更有群偶演出的节目。 以后历代流传,不断发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