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整形外科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整形外科学plastic surgery

系外科学的一分科。是在普通外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人体畸形、缺损、功能障碍的病因、病理及矫治理论与技术。整形外科涉及人体众多组织与器官,如面部整容、颌骨与牙齿矫治、耳鼻再造、装置义眼、骨与关节矫形、组织或器官移植以及整形外科所用材料、替代成品的研制等。整形外科近年进展较快,尤其先进科学成果被采用后,有些丧失功能的器官已获得较理想的代偿,如假手、假肢已具有相当精细的功能,关节及肢体畸形矫治后亦可获得一定的补偿。

整形外科学

又称“成形外科学”、“整复外科学”。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先天原因或后天性创伤、疾病或生理变化所致的畸形和缺损的发生原理和修复技术。通过修复和再造,改善或恢复功能和外观。

整形外科学/整形外科手术/组织器官移植/皮肤移植/游离皮肤移植的分类和应用/游离皮肤移植术/游离皮肤移植的成活/游离皮肤移植的远期变化/有蒂皮肤移植的分类和应用/皮瓣/皮管/有蒂皮肤移植术/游离皮瓣/肌皮瓣/衬里/有蒂皮肤移植的远期变化/真皮移植/毛发移植/趾甲移植/粘膜移植/脂肪移植/筋膜移植/神经移植/血管移植/肌肉移植/软骨移植/骨移植/羊膜移植/复合组织移植/大网膜移植/肠段移植/组织库/组织代用品/皮肤瘢痕/增生瘢痕/瘢痕疙瘩/萎缩瘢痕/凹陷瘢痕/蹼状瘢痕/桥状瘢痕和赘状瘢痕/挛缩瘢痕/瘢痕癌/皮肤放射损伤/色素痣/血管瘤/血管球瘤/淋巴管瘤/脂肪瘤/纤维瘤/硬纤维瘤/周围神经肿瘤/黄色瘤/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瘤/头皮撕脱伤/头皮、颅骨缺损/颅面外科/先天性颜面裂/眶距增宽症/Apert综合征/Crouzon综合征/Treacher-Collins综合征/颜面软组织外伤/颜面骨骨折/颜面烧伤/口周瘢痕挛缩/颜面老年性改变/颜面痘痕/颜面神经麻痹/Mobius综合征/进行性单侧颜面萎缩/Pierre-Robin综合征/走马疳后遗畸形/颞下颌关节强直/眉缺损、畸形/睫毛缺损/单眼皮/上睑下垂/眼睑外翻/眼睑内翻/眼睑松垂症/眼球摘除后眼睑内陷畸形/眼睑缺损/眼睑肿瘤/内眦赘皮/内眦损伤/睑球粘连/眼窝狭窄、闭锁/眶底骨折后遗畸形/先天性小耳/第一、二鳃弓综合征/先天性大耳/先天性招风耳/先天性贝壳状耳/先天性垂耳/先天性隐耳/先天性猩猩耳/先天性耳前窦道、瘘管/外耳道狭窄、闭锁/耳廓外伤/耳廓缺损/菜花状耳/先天性鼻裂/先天性鼻后孔闭锁/驼峰鼻/鞍鼻/鼻外伤/鼻前孔狭窄、闭锁/鼻缺损/鼻皮样囊肿/先天性唇窦道/先天性重唇/先天性唇裂/唇裂术后继发畸形/唇颊缺损/唇肿瘤/先天性腭裂/腭咽闭合不全/语音治疗/腭洞穿性缺损/甲状舌管囊肿、窦道、瘘管/颈耳囊肿、窦道、瘘管/鳃囊肿、窦道、瘘管/颈水囊瘤/先天性颈蹼/斜颈/颈瘢痕挛缩/胸壁缺损/乳房过大/男乳房增大/乳房过小和乳房缺损/乳房松垂/乳头内陷/腹壁缺损/腹壁多脂症和腹壁皮肤松垂症/躯干瘢痕挛缩/褥疮/骶尾囊肿/腋瘢痕挛缩/肘瘢痕挛缩/先天性手畸形/先天性前臂骨缺如/多指/先天性并指/先天性手缩窄环/先天性巨指/先天性短指、小手/先天性指弯曲/先天性少指/先天性指间关节融合/先天性“五指”畸形/先天性浮动拇指/手开放性外伤/指端外伤/手切割伤/手挤压伤/手热压伤/手皮肤撕脱伤/手烧伤/手背瘢痕挛缩/手掌瘢痕挛缩/掌腱膜挛缩症/拇指缺损/肢体淋巴水肿/下肢皮肤套状撕脱伤/下肢慢性溃疡/下肢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下肢瘢痕挛缩/先天性足畸形/掌跖过度角化症/足底胼胝/先天性尿道下裂/先天性尿道上裂/阴茎阴囊淋巴水肿/阴茎阴囊皮肤撕脱伤/阴茎缺损/阴茎包皮过短/先天性无阴道/阴道狭窄/膀胱阴道瘘/直肠阴道瘘/肛门失禁/会阴瘢痕挛缩

☚ 牙周手术器械   整形外科学 ☛

整形外科学

整形外科学

整形外科学又名成形外科学、整复外科学,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治疗对象主要是体表及体表器官以及肌肉、骨骼等组织,因先天性原因或后天性创伤、疾病或自然的生理变化所造成的缺损、缺陷或畸形。治疗方式包括修复和再造。采取的措施,除采用局部组织调整手段外,以自体的各种组织移植为主,间或采用同种、异种组织的移植,和组织代用品的植入。目的在于改善或恢复功能和外观,或单纯为了改善形态。
临床医学的众多专科常以人体解剖部位或系统划分。整形外科涉及的解剖部位比较广泛,从头皮以至脚底,因此它与许多专科的某些内容有联系和交叉。例如头颅和颜面各器官的修复再造即与神经外科和五官科有联系; 肢体部位缺损的修复再造与手外科和骨科有交叉;外生殖器官的修复再造又与妇科和泌尿外科有关连。因此,可以认为整形外科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在有关学科的基础上逐渐从外科中分化、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整形外科成为专科的历史虽不甚悠久,但有关修复体表缺损的手术技术记载可追溯到古代。公元前6~7世纪印度即已有鼻再造及耳垂修复的文献资料。公元初期Celsus使用推进皮瓣修复鼻、唇、耳等的缺损,经考证他还创用了皮下组织蒂皮瓣。7世纪时,罗马的PaulusAegnineta曾作过整复鼻骨及下颌骨骨折和修复尿道下裂的手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叶,意大利Antonio Branca以上臂皮瓣行鼻再造术。16世纪,Gaspare Tagliacozzi在用上臂皮瓣行鼻再造时强调移转前行皮瓣的延迟手续和延迟期限的重要性。
19世纪以来,从事整形外科手术者日益增多,治疗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皮片移植术的出现及许多有关整形手术的著述问世,对整形外科向专科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如Reverdin (1869)将面积为2×3mm的表皮移植于肉芽创面以促进创面的愈合。Ollier (1872)创用带有部分真皮的表层皮片,面积增大至4×8cm; Thiersch(1874)推广其应用。Lawson (1870)、Lefort (1872)、Wolfe (1876)等先后报告使用全厚皮片矫正眼睑外翻;其后Kraus (1893)改进并完善了移植技术。在烧伤处理上也有重要的进展,例如Dupuytren烧伤深度的分类法。Dupuytren还在掌腱膜挛缩症的研究和治疗方面有突出贡献。在此期间有不少有关整形手术的著作问世,如von Graefe的 《鼻成形术》,Dieffenbach的 《手术学》,Serre的《颜面畸形整复的技术》,以及Szymanowski的《外科手术指南》等。
20世纪初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伤中,颌面部损伤占重要位置。这一期间内,在颌骨骨折的固定术、植骨术,颜面软组织的后期修复等方面均有创新。Esser创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还创造皮片内嵌植皮法和岛状皮瓣移植术。Filatov (1917)和Gillies先后创用皮管手术,为修复深层缺损和再造器官提供了新的可靠方法。于此期间,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相继成立了整形外科专科,培训专科医师,开展科研工作。20年代和30年代中,在皮片移植、唇裂和腭裂修复及手部疾患的治疗等方面都有较突出的进展。Blair和Brown(1929)创用中厚皮片,改善了皮片移植的效果。Blair还创制了专用的取皮刀和为取皮时牵平皮肤的吸引盒,改进了切取中厚皮片的技术操作。其后Humby在Blair取皮刀的基础上附一滚轴,可制定所切取皮片的厚度。Padgett和Hood (1939)发明切皮机,为切取中厚皮片提供了方便,从而推广了中厚皮片的应用。Veau对唇裂和腭裂的修复术和唇裂的发生学作了深入的研究。Bunnell和另一些学者在手部损伤的修复方面曾进行深入研究,将人们对手的功能解剖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为今日手外科学的兴起奠定基础。40年代和50年代之间,整形外科的治疗范围继续扩大,如烧伤、冻伤、褥疮等的治疗,以及器官再造、外围神经手术等均有创新。此外,基础理论研究亦颇受重视,特别是在异体组织或器官的移植方面有较大的贡献。Gibson (1943)和Medawar合作,观察了移植在烧伤创面上的异体皮片的存活和受排斥的过程,并描述了第二次移植的同一供体的皮片即受到迅速的排斥,后称之为二次移植现象。并沿此线索转入动物实验研究,后由Medawar (1948)证实排斥机理属于免疫反应范畴。这一发现标志着近代移植学的开端。Murray等(1955)在单卵孪生的个体间行肾移植成功,为临床器官移植的发展开辟了道路。Peer著《组织移植》(1959)一书较全面地总结和介绍了有关自体和异体组织移植的重要文献。
本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来,整形外科学和其他科学领域一样,出现了许多重大进展。在皮瓣的设计方面由以经验为主进入以正确的皮肤供血模式的解剖原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肌皮瓣的设计和应用(McCraw,1976)是一项重大进步。肌皮瓣血运充沛,除皮肤外尚包含肌肉成分,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连带一段骨骼共同进行移植,为修复躯干及肢体的较复杂损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力措施。手术操作较简便,且活力强,多可经一次手术完成,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许多组织可以通过血管吻合术进行游离移植,例如皮瓣、骨骼、肌皮瓣、大网膜以至足趾等。吻合血管的组织游离移植,无疑会缩短疗程和消除固定肢体给患者造成的不便和痛苦,给整形外科增添了一项新的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组织移植操作手段。颅面外科是又一项新兴的技术。用截骨术和移动骨骼的位置及植骨术等方法,以较彻底的整复颅骨和颜面骨的畸形。此种颅面外科手术虽在50年代Gillies等人已曾试行,但大力开展始自Tessier (1967)。初时,用以治疗较少见的颅面部先天性畸形,例如颅骨缝过早骨化症、颅面骨发育不全症、眶距增宽症等。近年来已扩展到治疗某些已侵犯颅面骨的肿瘤和颅面骨创伤。大网膜,以其具有丰富血运而在60年代初被Kiricuta所选用,施行以血管为蒂的岛状大网膜瓣手术移转至腹腔外修复耻骨部或胸部的放射线损伤。70年代初期,增添了通过血管吻合行游离移植的方法,使用范围随之扩大。但鉴于大网膜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以及切取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目前已审慎使用。在手的修复方面,由于对解剖和发生学有了进一步了解,先天性手畸形的治疗时期提早至生后1年之内进行,使骨骼和肌肉等组织结构可以更早的进入正常发育过程。人工关节的使用改进了类风湿手的手术治疗效果。耳再造术,在Tanzer术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术后外形可以接近正常耳廓。鼻咽腔内窥镜检查法的应用(Pigott,1969),对腭咽闭合不全的研究和术后效果的客观评定都有很大价值。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行面神经和肌肉移植矫治面瘫畸形也是一项新的探索,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改进。1955年,国际整形外科学会成立,每4年举行一次学术会议。目前,全世界整形外科学专科杂志已出版20余种。
中国古籍中也有关于整形外科手术的记载,如《晋书》中就有魏詠之“生而兔缺”(患先天性唇裂),后来得到“割而补之”(手术修复) 的记述。可惜在其后的漫长岁月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以至新中国成立前仅有个别外科医师兼作整形外科工作。新中国建立后,一些医学院校和医院相继创设了整形外科专科或整形外科组,医学科学院创办了整形外科专科医院。专科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并先后出版了我国自己编写的整形外科书籍,如《成形外科学概要》、《实用成形外科手术学》、《成形外科手术图谱》、《整复外科学》、《唇裂与腭裂的修复》、《唇裂与腭裂的整复术》、《手部损伤的早期处理》、《手部创伤的整形外科治疗》、《手外科学》、《成形外科学讲座(颌面部分)》等。精密的手术器材,如切皮机、手术显微镜,以及手外科和显微外科等专用器械已基本可以自给。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几年内,为许多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由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感染以及解放战争中由战伤所造成的颜面和肢体的畸形或缺损进行了修复再造治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整形外科医师分批参加了医疗队,在治疗和处理颌面创伤、手部烧伤、冻伤,以及颜面和肢体缺损的晚期修复,做了大量工作,并培训了专科人材。
继上海广慈医院于1958年抢救大面积烧伤成功之后,烧伤科水平迅速提高。烧伤后遗畸形和缺损的整复任务也随之增加,给整形外科工作者提出不少新的需待解决的问题,构成中国整形外科发展的一个特点,也是当前所面临的重点任务之一。
运用整形外科技术治疗手创伤取得良好效果。随后在一些医院建立了手外科专科。
60年代初期开始显微外科动物实验,1966年以来,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断肢断指再植成功的报道相继出现,其间整形外科医师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代后期以来,整形外科在临床、教学、科研各方面都出现蓬勃发展的形势,并取得显著的成绩。
采用微血管吻合技术在一次手术内移植皮瓣、大网膜以及各种复合组织瓣完成整个修复再造过程的治疗方法,已在一些医院取得成功。吻合血管的肠段移植再造食管,和足趾游离移植代替缺损的拇指或手指是其中较为突出的成就。在游离皮瓣的供皮区的设计上有所创新,例如前臂皮瓣以其血管口径较粗大、吻合操作难度小、易于成功而盛行一时。已用此种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和再造阴茎等取得较好效果。用显微外科技术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治疗淋巴水肿已在一些单位试行,远期疗效在观察中。
在解剖学家的协作下,对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和肌肉的血管、神经供应支配的解剖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肌皮瓣、肌瓣、皮肤筋膜瓣及骨瓣等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背阔肌、阔筋膜张肌及腓肠肌的肌皮瓣和肌瓣等已被广泛用于修复较复杂的肢体新鲜创伤及陈旧损伤。
颅面外科在少数医院已开展,例如先天性眶距增宽症、颅骨缝过早骨化症等,在有关专科配合下均能较顺利完成手术治疗。
在中西医结合方面,用烘绑疗法治疗下肢象皮肿取得一定的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疗效。
颜面、乳房、躯干等部位的整容手术亦有所开展。
在实验研究方面,已制成肢体淋巴水肿的动物模型和小动物心脏、肾脏等异体移植模型。用中药活血化瘀药物结合常规免疫抑制剂在小动物异体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使用常规免疫抑制剂行异体大网膜移植以及皮肤移植的观察研究中,发现移植物成活期延长,约为对照组的2倍。
1982年,整形外科和烧伤科联合召开首届全国学术会议。宣读整形外科论文230余篇,展示了整形外科工作者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通过实践所取得的成果。
中国整形外科原有基础薄弱,起步较迟,但在全体整形外科工作者的努力下,现已初具规模。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整形外科的设置还很不普及,专科病床和医师数量都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急需大量培养人才,发展专科,以求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临床工作中,整形外科的诸领域间进展还不够平衡。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待加强。

☚ 整形外科学   整形外科手术 ☛
000176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