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分合原理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综合的管理原理。要求首先对如何完成整体工作做充分的了解(即“整”),再将整体科学地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即“分”),然后进行总体的组织综合(即“合”)。是任何管理工作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整分合原理 整分合原理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有效地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这是任何管理都必须遵循的原理。其前提条件是整体观点,不充分了解整体的全部情况及其目标,就进行分工,必然是混乱而盲目的分工。整分合的关键是科学地分解,只有分解正确,分工才能合理。 现代社会的分工大致有以下四类分工: ❶按社会功能进行专业化功能分工; ❷按自然资源特点进行专业化区域分工; ❸按产品及其构成进行专业化生产分工; ❹按作业流程进行专业化作业分工。但是分工不是现代化管理的终结,也不是万能的,还必须具有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使各个环节同步协调,综合平衡发展。现代化管理尽管强调分工,但也指出管理本身的功能是不能分解的。整分合原理在强调分工的同时,也强调系统功能单位在管理人、财、物等方面要有必要的自由权,否则,完全僵化的分工是无法提高效率的。 ☚ 相对封闭原理 能级原理 ☛ 整分合原理 整分合原理整分合原理是将行政管理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并对这个整体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在此基础之上,科学地分解为基本组成要素,明确分工,然后,再进行总体综合,以实现行政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整分合原理是指在整体的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综合的一种行政管理原理。整是对系统作整体认识;分是整体的分解,就是明确各个局部的功能进行分工;合是把分解的部分进行有效的整合。整分合原理体现了分与合、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行政人员要提高行政效率,就必须详细地了解整个行政工作的进程,周密地规划行政组织的整体目标,在充分把握整个工作进程和目标的前提下,将整个工作分解成为一个个基本要素,实行明确分工,使每项工作得到规范化的管理与处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有效的组织综合。简言之,整体把握,明确分工,组织综合,是整分合原理的主要含义。 行政管理者的职责,在于从整体要求出发,制定明确的目标,进行明确的分工。这里分工是关键。没有合理明确的分工,整个工作便难以得到规范化的处理,工作进程也会杂乱无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和工作失误。但是,分工不当也会带来工作脱节和不协调的问题,这就需要有力的总体平衡与组织综合,使之协力同步,求得整体效益。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运用整分合原理是常见的事情。例如,行政机关可分解为若干个部、局、处,它们各有自己的功能,综合各个部门的功能,使之协调发展,才能发挥一个行政机关的整体效率。 正确运用整分合原理需要把握整、分、合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要树立整体和全局观念。分工是前提,分工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整体目标。不注重整体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分工就会陷入盲目状态。二是要树立分工的观念。对整体而言,合理的分工,是有效实现整体目标的关键。无分工的整体是混沌的整体、无序的整体。在现代行政管理活动中,合理分工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要条件。三是进行有效的组织、综合、协调。这是实现整个系统管理目标的基本保障。 在行政管理中,如何运用整分合原理,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分工呢?以行政机关的分工为例,通常可按以下三个原则进行。 第一,按照专业分工。围绕行政组织总目标,按专业性质分设若干行政机构,使这些机构成为既受总目标制约又各具专业的职能部门。这种分工,是我国目前分设行政部门的主要方法。我国各级行政工作部门特别是管理经济的部门大都是这种方式分工的。如国务院的农业部、水利部、信息产业部等。专业分工的优点是,行政组织各构成部分在实现总目标过程中各管其事,各负其责,便于检查督促,有利于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和行政效率。但专业分工容易使各职能部门过分强调本专业的重要性,产生本位主义,甚至各自为政,这就容易形成关卡林立、扯皮推诿的现象,严重影响办事效率,影响行政工作的整体效能。 第二,按服务对象分工。依照服务对象不同,划分行政机构,便于直接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要求,及时沟通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密切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如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以华侨为服务对象,根据华侨的特点提供服务。各地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公室,集中解决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问题。但这种分工设立的部门也有一定的缺陷,因为面对服务对象亟待解决的问题,往往会涉及许多有关的职能部门,如果协调不当,就会失时误事。加上有的服务对象变动较大,有时甚至带着“季节性”,常常与政府的工作秩序相冲突,容易产生办理无章法、敷衍了事等现象。 第三,按行政管理辖区分工。这种分工适用于管理区域比较分散,不易由中枢机关直接统一指挥的情况。依据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民族习惯和地理等条件来划分区域,分设相应的行政机构,有利于调动地区行政单位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发挥优势,从实际出发解决本地区的问题。但这种分工容易形成地方主义,各自为政,使各种行政预算和经济计划失控,造成全局性的比例失调; 由于地区之间的相互封锁和割据,影响区域之间的合作。 行政机关在按工作性质分工时,一般应遵循上述三条原则。但是,按照这三条原则进行分工:又是各有利弊。因此,行政机关的分工,应从实际出发,权衡利弊得失,再作决定,同时,还应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新情况的要求。应该指出,分工并不是现代行政管理的终结。如果不能继之以有效的综合,分工也会带来许多新问题,分工的各个环节,在相互联系方面容易产生新的脱节。因此,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使各个环节同步协调,有计划按比例地综合平衡地发展,才能真正提高行政效率。 现代行政管理强调分工,只能是围绕行政目标对管理的工作进行分解,而不是对行政管理功能的分解。每个独立功能单位实行分工以后,它必须具有完全的管理功能。因此,它所管理的内容(人财物)是不能分解的,必须在一条管理线上,集中于它这个独立功能单位内。如果这个功能单位对自己的人、财、物没有足够的管理权,那么行政管理就失去调节运筹的力量,只剩下形式的外壳,也不能形成有效的行政活动。因此,现代行政管理要求,具有独立功能的行政单位,在管理人、财、物方面要有必要的自主权。 ☚ 系统原理 反馈原理 ☛ 整分合原理 整分合原理企业现代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现代管理,要实现管理高效化,必须从整体上确定系统的总目标,在整体目标下明确分工,各尽其职,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 ☚ 管理合同 企业管理体制 ☛ 00000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