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排泄法
全身性排泄法,一般系指放血疗法。是在一定的部位,将浅部特定的静脉(外尔德)穿破,进行放血,将致病体液清除在体外的治疗方法。此法应用于有实证(依密提拉)症状的病证。它一般多用于血液质过盛的疾病。它不但具有不需要成熟致病体液的优点,而且具有能控制放血量和放血时间的优点。
放血的目的 放血,前古时期的维吾尔医学家们认为,血液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因素之一。因此,对放血的作用和意义未能加以肯定。中古时期的维吾尔医学家们认识到放血在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于是把放血疗法列入治疗方法中,作为一种全身性排泄沿用至今。特别是,当血液质因内脏器官发生炎症而败坏时或血量过盛时,放血对恢复心脏的正常活动和将腐败体液清除到体外都有很大的益处。
放血的意义
❶由于血液的成分中还含有另外3种体液,故放血的同时也能清除其他异常体液,但是被清除的异常血液量比其他体液多。
❷清除的血液量可以随意而定,根据病情愿意放多少就可以放多少。但是,采用其他清除法,如采用致泻药清除法,泻得太多时,要想止泻是很困难的,倘若强行止泻便对身体有害。
❸放血法来清除致病体液,则不需要成熟致病体液,而其他清除法,则首先要成熟致病体液,然后才能进行清除。
放血禁忌事项
❶热病患者体温又升高时不可放血。
❷重病患者不可放血,可等病情好转后再放血。
❸腹泻、体力劳动、性交后不可立即放血。
❹不可给正在打盹的患者放血。
❺不可给孕妇和12岁以下的孩子放血。
❻妇女行经期间不可放血。
放血注意事项
❶放血虽然是一种很好的清除法,但使用时要加倍小心。不论是有意或无意,坚决不能从动脉血管中放血。如果偶然发现动脉出血时应该立即进行止血。动脉出血的特征是:血液清亮,喷射而出,同时患者的心动逐渐衰弱,甚至发生昏迷。这时必须立即结扎血管,让病人垫枕高卧,几天不得活动。
❷放血的医师随常备麝香和买朱尼 达瓦依密西克 蜜膏等,如果遇到患者在放血时昏迷或发生其他异常情况立即让患者鼻闻麝香、吞服买朱尼 达瓦依密西克 蜜膏等。
❸放血之前给患者内服适量的谢日比提 力檬 糖浆、石榴汁、艾热克 古丽蒸露、谢日比提 阿那尔 糖浆等。这样可避免放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复杂性情况(晕眩、恶心、头晕等)。
❹患者在放血过程中如果感觉不适或有昏迷征兆出现,应立即用鸡毛往患者嗓子眼里扫动,催其呕吐,这样上述情况即可消除。
❺放血后应该给患者食用易消化的食品。
❻放血用的穿刺刀必须保持洁净,要进行高压消毒。如有脉管受伤,可用专用外敷剂,用干净纱布包好。
放血特定的血脉及主治 概述如下:
❶“克法力”脉:即头静脉,它用于大脑、头部疾病的治疗。如:头痛、眼病、鼻病、耳病、额病、牙痛、唇病等。位置在与拇指在一条线上,手臂的外侧缘上。
❷“巴斯力克”脉:即肘正中静脉,它用于治疗内脏患肺炎、胸膜炎、肝炎、脾病等疾病。位置在与中指在一条线上,从腋下出来弯到肘弯凹处出现在表皮。在从该血管中放血时要特别小心,因为它紧挨着动脉血管。
❸“欧克艾力”脉:即贵要正中静脉。用于治疗全身性疾病和复杂性疾病,这是进行全身性排泄的一个很好的血管。位置在与示指在一条线上,在肘内弯的凹处。
❹“马比孜”脉:即胸静脉,位置在膝关节内凹处,用于治疗脊椎、肠、肛门、子宫和痔疮等疾病。
❺“欧塞来木”脉:即掌背静脉,它用于肝病、脾病和疥癣等疾病。位置:在环指和小指之间。放血时将患者的手浸在热水中,肝病患者从右手放血,脾病患者从左手放血。
❻“萨分”脉:即内髁隐静脉,它用于妇女月经痛、男子性器官和睾丸等疾病。位置:在内侧髁关节上方,从膝以上部分扎住,该血管就可见到,治疗腰痛和胃病时也可以从此处放血。
❼“尔困尼萨”脉:即坐骨神经静脉,它专门用于患坐骨神经炎。位置:这是一种弯曲交叉的血管。扎住小腿,血管鼓胀起来以后再用穿刺刀放血,在有的患者身上用此法仍然找不到,那就在脚的无名趾和小趾之间放血亦可。以上是可以放血的血管中几个重要的血管。放血要一直放到血中的浊物澄清,不放血也可以治愈的病不应该放血,应当用药物治疗。放血时应该先在放血部位截扎,等血管清楚地显现出来以后再行放血。穿刺刀下切时最好像拔火罐穿刺时那样下刀,如果病人在放血时出现虚弱现象应立即停止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