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敬老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敬老院jìnglǎoyuàn

收养、安置老年人的社会机构。也称养老院。

敬老院jìnglǎoyuàn

〈名〉 收养孤寡老人的机构。也叫养老院。

敬老院

中国一些城乡举办专门供养孤寡老人的集体福利组织。六十年代敬老院在农村有很大的发展,十年“文革”时期一度中断。改革开放以来,敬老院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敬老院中的老人在经济上得到保障,生活上得到关心,生病或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时,也能得到良好的治疗和照料。敬老院经常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图书阅览,棋牌游艺,影视欣赏等,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敬老院具有社会保险性质,它可以改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而且有利于在社会中形成尊敬老人的美德。

敬老院

050 敬老院

我国安置孤寡老人的一种福利事业。城市农村都有。敬老院大都建在环境较为幽静地区,有的还配备文化娱乐设施。办院经费基本上由集体或乡镇支付,国家也尽可能按需要给予补助。

☚ 民政部门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
敬老院

敬老院

是我国农村中由农民群众集体举办的福利事业单位,是集中供养五保户的主要形式。其兴办原则:以养为主。1958年12月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办好敬老院,为那些无子女依靠的老年人(五保户)提供一个较好的场所。”此后,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了敬老院。1978年后,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敬老院有很大发展,据1988年统计,全国已有敬老院36665所,入院老人434209人。吉林、宁夏、黑龙江、北京、天津、上海、山东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617个县、市已实现乡乡镇镇有敬老院。已建敬老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许多新建和改建的敬老院住房讲究,环境优美,生活用具齐全,文娱设施配套。一些有条件的敬老院已向社会开放,接收离退休人员和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住院,实行收费服务。

☚ 老年婚姻介绍所   社会福利院 ☛

敬老院

是1958年农村公社化运动中天津市郊县农村兴建的孤寡老人集中养老的福利组织,时称幸福院。1980年以后,经整顿改名为敬老院。1995年全市郊县农村举办的敬老院约有270余所,住院孤寡老人3000余人。敬老院对老人实行衣、食、住、医、葬五保,其经费分别由乡(镇)、村供给一部分,政府补助少部分,使老人生活略高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

敬老院

敬老院

敬老院是农村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一种乡、村集体性质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敬老院对集中收养的“五保”老人供养终身,使“五保”户生活得到切实可靠的保障和妥善的管理。敬老院也是农村计划生育的配套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安徽农村兴办敬老院始于高级社时期。“大跃进”时期,农村敬老院发展迅速。1958年,全省农村敬老院(也有称养老院、幸福院)达9786个,入院174896人,占“五保”总人数的48%。至1959年,由于缺乏物质基础,生活供给严重不足,遂逐年相继停办、撤并。1962年,全省有敬老院2684所,院民50991人,占14%。“文革”期间,敬老院名存实亡。至1979年底,全省仅剩65所,院民974人,年人均供养金额只有59.65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地按照民政部“依靠集体、以养为主、民主管理、勤俭办院”的方针和“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和《安徽省农村五保户供养暂行规定》,重新兴办敬老院。其形式有乡(镇)办、村办、富裕个体户办等多种形式。截止1992年底,全省有敬老院2696所,其中乡镇办2068所,个体办4所,有敬老院的乡(镇)覆盖面达93.5%,有工作人员6398人,敬老院床位数44243张,院民35914人,入院人数占五保对象总人数的18%。敬老院房屋建筑面积达1878400平米,固定资产原值26938万元。
敬老院的经费来源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供养敬老院老人的生活费和实物改由乡(镇)统筹或村提留,院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年人均供养标准由1983年的257元,提高到1992年的584元。为减轻集体和群众的负担,改善院民生活条件,近几年,全省敬老院按照“自我开发、综合利用、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保障”的路子,大力兴办院办经济。1980年后,全省敬老院相继办起了院办经济,开展了以工作人员为主体的种植、饲养等农副业生产活动;1987年后多数敬老院又兴办起以敬老院为依托的经济实体,作为敬老院经济来源的重要补充。近年来,院办经济的纯收入逐步增加,由1987年的76万元,增加到1992年的503万元,年人均达140元。为发挥敬老院多功能作用,全省已有1228个乡(镇)以敬老院为依托建立了乡、村、组五保服务网络,工作人员兼管五保工作,定期走访散居五保户,了解其供养情况,及时向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反映情况,协助村、组安排好他们的生活。1992年受到此种服务的人员达87790多人。少数敬老院还向社会开放,开展收养社会上老人自费入院的工作,至1992年底已有18所敬老院收养了26人,为这些单位和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多年来,国家对遭受自然灾害的乡、村敬老院给予了必需的救助。仅1991年省人民政府拨出200万元专款以及救灾物资,帮助受灾后的敬老院恢复建设和救济院民生活,保证其渡过灾荒。敬老院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支持,仅1991年敬老院就得到社会捐赠款1452万余元。同时广大干部、群众还定期、不定期地走访敬老院,为五保老人做好事、送温暖,使他们感到老而不孤。
敬老院的管理 为加强对敬老院的管理与指导,蚌埠、滁州、马鞍山以及阜阳、肥西、固镇、寿县、濉溪等地、市、县制定了《农村敬老院管理办法》、《条例》、《细则》等,推动敬老院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随后,全省敬老院相继建立了以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规章制度,规定了工作人员为老人服务的内容和责任,确立了五保老人在敬老院的主人翁地位。为表彰在敬老院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1988年4月省民政厅在蚌埠市召开了全省农村敬老院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向蚌埠、淮南市、怀远、阜阳、金寨等县12个先进民政局,向五河县夏集乡、宁国县仙霞乡、合肥市杏花村乡等45所敬老院以及张华等93位先进个人颁发了奖旗和奖状。同年7月,个人义办敬老院的宁国县黄昌书、朱德华、萧县郭超凡出席了民政部召开的个人义办敬老院表彰大会,并被授予“义重德高”铜匾和光荣证书。1990年全省开展了省级文明敬老院评比表彰活动,有63所敬老院获得省级文明敬老院称号,23所被授予敬老院先进单位。经过多年的努力,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淮南市的洞山、洛河、宁国县的仙霞、繁昌县的中沟、青阳县的杜村、泗县的大庄、凤台县的大山、濉溪县的西关村、合肥市的杏花村、蚌埠市的长青、肥东县的撮镇、滁州市的施集、马鞍山市的冯桥等一批敬老院已具一定规模,院内布局较为合理,房屋为砖瓦或钢混结构,其中一些院还新建了楼房,增添了健身房和健身器械,配置了家用电器、衣柜、被橱、沙发等生活设备。随着乡(镇)敬老院普及面的不断扩大和敬老院建设自身需要,1992年省政府颁布了《安徽省乡镇敬老院管理办法》,对敬老院的性质、任务、隶属关系、办院原则、收养对象、经费来源、管理原则、院办经济、用工制度、奖惩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它标志着安徽敬老院工作已走上法制管理轨道,也是全省敬老院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依据。
光荣敬老院 安徽农村兴办的专门供养孤老烈属和残废军人的敬老院。始于50年代。其性质除与社会福利院除收养对象不同外,其他大体相同。一度与社会福利院合并。1980年后,经整顿重新得到发展。1985年,全省有光荣敬老院22所,在院老人303人,职工156人。其经费由优抚专项支出,院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民办敬老院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户私人开办敬老院。1984年,安徽宁国县仙霞乡专业户黄昌书兴办仙霞乡敬老院。萧县张庄寨镇农民郭超凡独资兴办家庭敬老院。民办敬老院设施较好,院民生活水平较高。

☚ “五保”户供给方式   四 残疾人社会福利 ☛
敬老院

敬老院

又名幸福院。收养“五保”老人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958年山东各地开始兴办,接收农村中缺乏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和残疾的“五保”(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老人安度晚年,使他们的生养死葬都有依靠。到1963年全省共办敬老院300余处,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2000余人。

☚ 琴台   焦裕禄展览馆 ☛

敬老院

我国由乡村出资兴办的一种社会敬老场所。主要是用于妥善安置农村中的五保老人及生活中确有困难的其他老人。其原则是: 敬老养老,以养为主,实行“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1958年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 “要办好敬老院,为那些无子女依靠的老年人(五保户) 提供一个较好的场所。”此后,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了敬老院。1978年后,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敬老院有很大发展,据1990年的统计,全国已有敬老院101174所。许多新建和改建的敬老院住房讲究,环境优美,生活服务设施齐全配套。一些有条件的敬老院已向社会开放,接受离退休人员和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住院,实行收费服务。敬老院是中国老年福利事业的组成部分。办好敬老院对于保障孤寡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巩固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福利事业有积极意义

敬老院

敬老院

我国农村为丧失劳动能力而又没有子女依靠的老年人举办的集体福利事业。

☚ 居住人口净密度   五保户 ☛

敬老院

home of respect for the aged;old folk's home


敬老院

home for the aged

敬老院

home for the aged;seniors’home;asylum of the aged;home of respect for the old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