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敌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營轅部 > 樓堡 > 敵樓 敵樓 dílóu 用以瞭望之樓臺,故稱。築於牆之上。敵樓前高七尺,後五尺。每間寬一步,深一丈,約容二十七人。城牆愈寬則屋愈深。上施搭頭木,中設雙柱,下施地獄,仍前出三尺,但用四柱,較常規多二,以備矢石所摧。頂密布椽,覆土三尺,加石灰泥之,被以濡被及椽袱之首,并以牛革裏之,以防敵箭。宋·曾鞏《瀛州興造記》:“迺築新城,方十五里,高廣堅壯,率加於舊,其上爲敵樓、戰屋,凡四千六百間。”明·湯顯祖《牡丹亭·繕備》:“敵樓高窺臨女牆,臨風釃酒旌斾揚。”參閲《三才圖會·宫室·敵樓》。 敌楼dí lóu城门上面的瞭望楼。因可凭以望敌,故称。曾巩《瀛州兴造记》:“乃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于旧,其上为~~、战屋。” 敌楼即“城楼”。 敌楼城墙连接处防御守望的城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