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记忆方法dili jiyi fangfa
是指识记、保持和再认、重现地理知识的方法,即促进地理知识得以巩固与回忆的方法。这是学生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必须具备的方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的内容多种多样,他们的记忆能力又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中的具体记忆方式和方法也不能相同,绝不可强求一律。但是有一些根据记忆的一般规律而设计的方法,对于任何学生记忆地理知识都有明显效果,则应予以重视,并应用于地理教学之中。
❶要明确记忆的重点内容: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并非所有教材内容都要求学生记住,而是有些教材必须记住,有些需要短期内记住,有些只作一般了解的内容而无须记住。因此,就要求学生善于区分不同类型的教材内容,并且明确应记忆的重点知识内容的范围。这样划分之后,不仅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确记忆的目的和任务,能够在高度注意和积极状态下记忆重点知识,因而其效果将会大大提高。
❷要根据不同性质的地理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 地理知识有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之分,它们在学生头脑中的形成过程不同,所以记忆这些知识的方法也有区别,下面分别介绍记忆地理感性知识和地理理性知识的基本方法。
记忆地理感性知识的一般方法:
❶有计划的复习是记忆地理感性知识的根本方法。由于地理感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表面特征和联系的知识,大多是从表面上看互不联系、分散孤立的地理事实,机械记忆所占比重很大。因此,对重点的地理感性知识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复习,这是掌握地理感性知识的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复习必须有计划地进行,一般要安排在“遗忘点”(即记忆知识后,出现遗忘的那个时间) 之前进行。
❷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可以提高记忆地理感性知识的效果。由于地图、景观图、图表与模型等地理直观教学用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鲜明、清晰的地理表象,而表象比言语概念在头脑中的保持要容易得多,所以通过观察图象、识记地图符号形象来记忆地理事实,要比干巴巴地识记文字叙述或数字说明有更好的效果。
❸对感性知识进行系统化工作是重要的记忆方法。地理事实尽管是表面的、分散的、互不联系的知识,但是它们中间大多数知识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不是地理规律。因此,帮助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去总结归纳地理事实材料,将有助于学生记忆繁杂的地理感性知识。例如,世界地形的分布从表面上看是没有联系的,但是这种分布是地质作用的结果,因而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就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地形分布的事实材料,并且有助于记住这些知识内容。记忆地理理性知识的一般方法:
❶对地理理性知识的理解是记忆这类知识的基础。由于地理理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联系的,是学生经过思维过程后才能形成的知识。所以学生一般要通过理解进行的意义识记,才能有效地记忆这类知识,因为,在理解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通常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找到该知识的适当位置。这样,不仅有利于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长期保持,而且在需要时还便于知识的提取,因而加强了再现和重认地理知识的能力。可见,对地理理性知识的理解是记忆这类地理知识的基础工作。
❷不断归纳总结,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是记忆理性知识的重要方法。地理理性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而知识结构正是它们之间这种联系和制约关系的本质反映。因此,通过对各种地理理性知识的归纳总结,使其建立起严密的结构,正是系统化知识的过程。然而只有系统化的知识才是最容易被学生理解、掌握的,与此相反,那些杂乱无章的知识的堆积,是很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所以在教学中应不断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已学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这是记忆地理理性知识的有效途径。
❸通过应用地理理性知识可以加深对它们的记忆。地理理性知识大多是学习其他地理知识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多联系已学习过的地理理性知识,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掌握新知识,而且在运用中还有助于记忆已学习过的地理知识。
❹重视单独地理概念记忆方法的研究。单独地理概念是一种内容十分丰富的地理理性知识,由于在地理教学中它们多以其概念的“名称”,即地名的形式出现,很少去揭示其内涵,所以形成了大量互不联系、孤立的地名知识,增加了学生记忆的负担,成为学习地理过程中的难点。为了提高学生记忆地名的能力,必须研究记忆地名的有效方法。记忆地名除必须坚持经常复习外,还可采用将地名划分出层次后,分层次进行记忆;在地图上以重点地名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地记忆;理解地名的含义或编成“顺口溜”加以记忆等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