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政治上发扬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政治上发扬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

《政治上发扬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

是邓小平1985年4月15日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阿里·哈桑·姆维尼时谈话的主要部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政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一系列新的农村政策的实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更引起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他们表示要学习、借鉴中国的经验。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在谈话中作了阐述。这篇谈话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回顾与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及其教训,指出建国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和合作化,在城市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是很成功的。自从1957年后,“左”的思想逐渐占了上风,由“大跃进”,到“人民公社”,后来发展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大灾难。一直到1978年,整整20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冷静地分析了中国的现实,总结出一条重要的经验: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2)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内涵,阐明了中国的国内外政策。谈话指出,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中国20年的经验证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国内政策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扬民主;一条是经济上实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对外政策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论述了中国的发展远景,指出要实现宏伟的目标,必须尊重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谈话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即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第一步,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二步,在这个基础上,再花50年的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谈话强调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这样,对内打破长期以来的“大锅饭”,调动亿万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对外加强国际间的交往,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资金,帮助发展我国的经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谈话要求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掌握一个原则:胆子要大,步子要稳。(4)强调搞社会主义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谈话指出,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是共产党人闹革命的最大目标和崇高理想。现在搞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建国20年的历史教训告诉了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原文约2600字,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

☚ 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加强同欧洲的经济联系 ☛
000011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