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放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放淤3547撒粪。湘语。湖南衡阳〖〗。

放淤warping

历史上将多泥沙的洪流引入低洼荒地和瘠薄盐碱地使泥沙沉积、淤填的一种灌溉技术,兼有造田、肥田和改良土壤的作用。又称淤田及引洪漫地。
人工放淤的历史,据陕西富平赵老峪引洪漫地相传始于先秦时,距今已有2300多年。汉代武帝时穿渠引汾水和黄河溉今山西河津、万荣、永济地带的河滩地,改茭牧地为农田5000顷,可能主要是进行引洪淤田。唐代在汴水两岸开斗门,淤下泽(低洼)地已有一定的规模。北宋嘉祐(1056~1063)时山西引含沙量多的天河水(川谷水)淤田,在绛州正平县(今新绛县)淤瘠田500余顷,其余9州26县通过放淤新修和改良旧田18000余顷。熙宁(1068~1077)时在《农田水利法》的推动下,形成了一次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放淤高潮。当时设有专门机构领导淤田活动。放淤的水源有汴水、黄河、漳河、滹沱河、胡卢河及天河水等,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和陕西等地。仅据有淤田面积的资料统计,熙宁二年至元丰元年(1069~1078)的10年中共淤田645万亩,改良了大片的盐碱地,增产效果明显。北宋以后无大规模官府组织的淤田活动,但民间仍有零星分散的工程。在陕晋等黄土丘陵地区,明清时引洪漫地和打坝淤地有所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明清时河工常利用放淤加固堤防。
放淤的技术经验,以北宋熙宁时记载最多,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要掌握适宜的水情放淤。“夏则胶土,肥腴”,“霜降后皆沙”,放淤的时间一般放在4~8月间。二是预筹退水去路。浑水淤淀后,大量的清水要安排好退路及时排走,以免酿成水灾。三是要随地形筑格堤放淤,才能淤得均匀,不能大水漫灌。四是正确处理好放淤和航运、防洪等关系。此外,清代陈宏谋著有《放淤事宜七则》,论述了放淤地块的大小及堤堰修筑等事项。

放淤

又称“淤灌”。把泥沙含量较高的河水(洪水)引入荒地或农田,使泥沙淤垫,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