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题帕
林黛玉的爱情描写是 “不可无一”又 “不可有二”的独特创造。她的爱情记录册上,没有任何糜烂、污秽的字眼儿,曹雪芹把古往今来,各式各样,惊心动魄的爱情描写消化之后,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封建社会少男少女的独特表达方式。他采集了无数花粉,从而酿成的却是一种芬芳馥郁的新型香蜜,它谁都不是,而是它自己!
宝玉、黛玉这一对恋人的初会,就表示了一种心灵上的震动,那黛玉心里想: “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 ”那宝玉看到黛玉索性讲:“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一见钟情式并不是没有,然而他们当时又都很小,这也只能归结为一种十分微妙的审美心理反应,“风露清愁”的风神,以前可能只存在于书本上,理想中,而一旦这种难以捕捉的美,成为具象而出现在面前时,宝玉感到了一种上天赐予的神秘感。黛玉也许早就听说过有关这位表兄的种种传闻,一旦相见,猜测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竟是如此之悬殊,黛玉也受到震惊! 加以作者在他们爱情故事的开始,就写了一个灵河岸上三生石畔 ‘绛珠仙草’ 和神瑛侍者的神话,这是一段夸张的宿缘,也给故事带来了如覆轻纱,如笼月华的空濛味。开始两人“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可惜好景不长,第四回宝钗就出场了,这位带金锁的姑娘,有种种优点,赢得了一片赞扬之声。此后我们经常看见黛玉的愁眉泪眼,她愈是爱着宝玉,愈感到无法表达的痛苦,好象四周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随时都准备把宝玉从她身边拉开去,爱情是痛苦的,付出的是眼泪和心血! 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是宝、黛爱情乐章中一段欢快的小合奏,宝玉会借那小耗子的嘴,巧妙地称赞了他的表妹是一个“最标致美貌的一位小姐”,然而又是一个 “极小极弱的小耗子”,爱情充满了无邪的天真! 慢慢地林姑娘长成了少女,她有了闺阁千金不可以触犯的尊严,爱情就更难以表白了,说透了,黛玉会认为是欺负她,瞧!眼圈儿都红了。含糊着,黛玉又要犯猜疑。万恶的封建礼教,简直就是“鬼打墙”,走到哪儿,它拦到哪儿!聪明如宝玉者,也感到了困惑,空有这么好的才思,他连一首象样的情诗都吟不出,他既不敢吃口红,也不敢传书递简,在才华绝代的林妹妹面前,一切表达方式似乎都透着烟火味儿。于是急切之间会冒出“你死了,我做和尚。”这样的蠢话!赤裸裸、直通通地扔了出来,这是一种爱情卑怯、困惑的心理反应。宝玉苦恼着,黛玉也苦恼着,但是痛苦往往是爱情的味精,没有痛苦的爱情是淡乎寡味的,于是二十九回一场大吵之后,有了伴合着眼泪的表白; “诉肺腑”应是一次较有透明度的对话;宝玉挨打之后,那代表封建势力的大板,几乎断送了宝玉的性命,一时间各种矛盾冲突如迭起的浪峰,前簇后拥,铺天盖地,在浪峰尖上被抛来抛去的两颗相爱的心,经历了各种各样感情的折磨和考验,产生了冲破藩篱,大胆坦露的强烈愿望,于是才有了送帕的情节。上山必须从山脚起步,写到“题帕”时,已是山顶在望了,曹雪芹步步撒下了合理的种子,才能开出“真实”这朵奇葩!那晴雯把宝玉的旧帕送到了潇湘馆,奇怪的是林姑娘这次却没有生气,这纯洁的少女“一路盘算,不解何意。”它给宝、黛的私相传递,先抹上了一缕明快的色调。当黛玉细心揣度出宝玉送来旧帕的意思之后,不觉神痴甘醉,接下去作者用“想到”二字引出那样一太串“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诗品注》17页)的心理活动:“宝玉能领会我这一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可能如意不能,又令我可悲。要不是这个意思,忽然好好的送两块帕子来,竟又令我可笑了。再想到私相传递,又觉可惧。他既如此,我却每每烦恼伤心,反觉可愧……。”这确实是左思右想,作者用“五内沸然”来描写黛玉的激动,概括力是很强的。这是各种情绪多层次的展现,使这段文章的内容,差一点挤破了形式的框束决堤而出,流溢于字句之外!那黛玉余意缠绵,便命掌灯,也不考虑嫌疑避讳等事,提笔向那两块旧帕上写去,一共写了三首,第一首有泪,第二首有泪,第三首仍有泪,他们竟是用眼泪去浇灌着爱的花蕾。这块旧帕上擦着宝玉的泪,保留着宝玉的温馨,现在黛玉用它写上了自己的心,这确实是两个人的爱情合作了。可惜的是,直到黛玉死,也没有让宝玉读到这三首诗,她把它烧掉了!此刻题帕之后,那黛玉“上床睡去,犹拿着绢子思索”,她那一片缠绵固结之情,加之满园竹影,一窗月色,此情此景,会让人世虑顿消,在宝黛那纯洁的爱情中得到净化。此后,她们之间就再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争吵,爱情就象长江之水那样,通过了三峡而顺流东下,黛玉的题诗帕应是她忠贞、坚定、生死不渝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