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黛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黛眉

黛眉dàiméi

┃━ 用黛螺描画的眉毛。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 黛尖   藏昂 ☛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首飾部 > 面飾 > 黛眉
黛眉  dàiméi

婦女眉飾,流行於唐。古時婦女畫眉,常將原有眉毛剃去,然後用一種青黑色顏料描畫,即曰黛眉。其種類繁多,有細而長之“蛾眉”、有寬而闊之“廣眉”等。周昉《簪花仕女圖》中貴族婦女之眉飾,即廣眉之一種。

黛眉妝仕女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眉 > 黛眉
黛眉  dàiméi

亦作“眉黛”。謂女子之眉。古代婦女喜以黛畫眉,故稱。晉·左思《嬌女》詩:“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唐·白居易《喜小樓西新柳抽條》詩:“須教碧玉羞眉黛,莫與紅桃作麴塵。”金·董解元《西厢記諸宫調》卷一:“小伙伙的朱脣,翠彎彎的眉黛。”

女子的眉毛

女子的眉毛

黛(黛眉;黛螺;黛蛾;眉黛;翠黛;春黛;远黛) 绿蛾 蛾绿 眉蛾
美女的双眉:双蛾
美人的眉:青蛾
女子细长之眉:柳叶
女子细而弯曲的眉:螺黛 蛾眉
女子美丽的眉:羞蛾
妇女细而长的黛眉:翠蛾
女子描画的眉毛秀美可爱:京兆眉妩
女子秀丽的眉:远山(远山眉;远山色;远山黛)
女子清秀的眉毛和明亮的眼睛:春山秋水
清秀的眼眉:秀眉
女子状如初月的秀眉:月眉
女子眉淡美如远山:眉山 眉峰
女子眉如新月:眉月

☚ 各种眉毛   脸部 ☛
黛眉

黛眉

用青色颜料在眉眼处描绘出各种式样,如细长的蛾眉,宽阔的广眉,作为女子俊俏靓丽的象征。

☚ 桂冠   首饰 ☛

黛眉dài méi

用黛螺描画的眉毛。多指女子的秀眉。左思《娇女》:“明朝弄梳台,~~类扫迹。”

黛眉

黛眉

即画眉。古代妇女画眉所用的材料,是一种名叫 “石黛”的矿物,简称为 “黛”; 如用于动词,则画眉便叫做“黛眉”。“黛”在使用时,必先放在石砚上磨碾,使成粉末,然后加水调和,接着就是用笔描画到眉处。隋唐以后,妇女画眉多用螺黛。这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成各种固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要蘸水即可,无需碾碎;因为它的模样与书写用的墨块相似,所以也称“石墨”和“画眉墨”。到了宋代,又有人发明一种色泽细腻、使用方便的烟墨,遂取代了螺黛。
画眉之风,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至秦代已相当普遍。两汉时期,上承先秦列国之俗,下开魏晋隋唐之风,出现了画眉史上的第一个高潮。隋大业年间 (605~616年),由于炀帝好色,不惜加重征赋,从波斯国进口大批螺黛,从而形成了画眉上的第二个高潮。到了唐代,妇女画眉已成习尚;尤其在盛唐以后,连一些未成年的女孩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自己的眼额间画起蛾眉来。这是画眉史上的第三次高潮。继唐之后,画眉之风依然流行,虽没有像汉唐那样风靡一时,却也长盛不衰。
历代眉式名目繁多,除个别特殊的样式外,一般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长短、粗细、曲直和浓淡等方面。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是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著名的眉式有:汉代的“长眉”、“广眉”(又叫“大眉”)、“愁眉”、“八字眉”;唐代的“柳眉”、“月眉”、“阔眉”等等。明清妇女崇尚秀美、眉毛大多画得纤细而弯曲,长短、深浅等变化日益减少,从而失去了原有的风姿。

☚ 胭脂   黛 ☛
黛眉

黛眉

古代妇女面饰的一种。指在眉眼处以黛(一种青黑色的颜料)描绘出各种长、短、粗、细、高、低不同的眉样,总称为“黛眉”。刘熙《释名》云:“黛,代也,灭去眉毛,以此画代其处也。”黛眉的方法,是将原来的眉毛拔掉,然后用一种称为“石黛” 的矿物碾成粉末加水调合后,画成各式眉样。《诗经》形容女子姿色有云: “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种像蚕蛾的触须一样细长而弯曲的蛾眉,成为后世人对美女的代称。古代妇女很早就认识到眉毛在传神中的作用,画眉的风习逐渐流行起来。先秦时的眉样多为长眉。至汉代仍以画长眉为时尚。汉帝刘彻 “令宫人扫八字眉”、“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此外,汉代还画 “阔眉” (亦称 “广眉”、“大眉”),“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是长安城中妇女画阔眉的写照。三国魏时,曹操“令宫人扫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细长,谓之仙蛾妆。齐梁间多效之”。《中华古今注》云: “魏宫人好画长眉令作蛾眉惊鹤髻。”唐代画眉之风更炽,黛眉名目也甚多。唐玄宗有眉癖,曾令画工画《十眉图》: “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 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 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 五曰垂珠眉; 六曰月棱眉,又曰却月眉; 七曰分稍眉; 八曰涵烟眉; 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 十曰倒晕眉。”对此,唐代诗人的诗中多有形象生动的描写。如: 白居易 《上阳白发人》 中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恨词》 中 “翠黛眉低敛,红珠泪暗销” 罗虬《比红儿诗一百首》 中 “诏下人间选好花,月眉云髻尽名家”。“只如花下红儿态,不藉城中半额眉。” 刘皂《长门怨三首》 中 “蝉鬓慵梳倚帐门,蛾眉不扫惯承恩” 等,都是对当时流行的各种眉样的描写。宋、元、明、清时妇女画眉虽不及唐代那样盛行。但宋代宽阔月形的 “倒晕眉”,元代细长平齐的“一字眉”,明、清时纤细而弯曲的“曲眉”,都是很有特色的。妇女画眉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 7、面饰   花钿 ☛
000022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