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摩莱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摩莱里笔名,本名不详Morelly十八世纪中叶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启蒙思想家。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先后出版八部著作,涉及哲学、教育学、美学、历史、政治和法律等,其中最有价值的是1753年出版的长诗《巴齐里阿达》和1755年问世的《自然法典》,这两部著作表述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他谴责“私有制是一切罪恶之母”,认为未来社会是没有剥削压迫的公有制社会,并设想了这个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体制和消费生活等。但他所规划的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社会。并幻想通过教育和立法来实现这一理想。他的思想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有很大影响。 摩莱里约1700—1780Morelly18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出生于平民,当过教师。主要著作有《人类理论》、《人心论》、《自然法典》等。摩莱里是个自然神论者和理性论者,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就是宇宙万物的原则。人来自自然,自然赋予人的感觉和需要是相同的,人天生是平等的。人的本能是求自我保存的,因此人的一切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是爱和追求幸福。摩莱里肯定欲望的合理性,认为人生来就是为了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并由此认为,人的这种本性决定了道德上的善恶观念。使人感到不快的是道德的恶;反之,使人感受到快乐、成功和幸福就是道德的善。他还认为,上帝创造的万物皆是善的,神使人的理性接近或围绕神性建立自己的规律,因此,人的理性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它创造了道德世界,使道德充分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幸福。人身上有一种先定的“自然诚实”即“慈善”。 “慈善”是人们的等一道德观念。它使人认识到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是有关系的,对他人行善是自己获得幸福的第一个最可靠的手段。他认为道德恶中最根本的是贪欲,其他一切恶都是由贪欲派生出来的。贪欲的产生是由于私有制。私有制是“万恶之源”;但他并没有把这个观点贯彻到底,又认为私有制产生贪欲不是必然的,人们产生出贪欲和恶行是由于违背了自然的命令和理性的要求。由此,他提出要通过教育,从小引导儿童为善,使人们的欲念符合自然和理性规定的秩序,走向道德上的完善。摩莱里想依靠教育使人返反善的本性,从而消灭人间罪恶,这与他曾主张废除私有制以消灭道德上的恶的观点,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不一致。 摩莱里Morelly18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以自然法和理性的思想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式是“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认为私有制是由于立法者的错误和教育不良才产生的。主张消灭私有制,用立法形式对共产主义原则做了规定。否认政体的作用与意义,认为未来社会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制还是民主制无关紧要,只要实行公有制,即使是君主制也不会蜕化为暴政。反对暴力斗争,主张通过立法和教育手段,建立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理想社会。主要著作有《自然法典》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