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摩洛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摩洛哥Morocco国名。中国宋、元两朝史籍称默伽猎、哩伽塔,清朝(近代)史籍译称莫洛沽国、摩那噶、莫那噶、莫拉日哥、莫拉戈、马落哥等。在今非洲西北端,北濒地中海,西临大西洋。公元15世纪,腓尼基人到此。公元前2世纪受罗马帝国统治。公元6世纪被拜占庭帝国占领。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后,境内先后建立封建王国。15世纪起,葡、西、法等殖民者相继入侵。1912年沦为法国保护国;北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被划为西班牙保护地。1923年丹吉尔被划为国际共管区。1956年独立。1957年定名摩洛哥王国,首都拉巴特。 摩洛哥非洲西北部国家。全称摩洛哥王国。1956年11月18日正式独立,1957年8月14日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国土面积459000km2,人口2762万(1996)。首都拉巴特。1958年11月1日与中国建交。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平原,中部阿特拉斯山地占全国面积1/3以上。图卜卡勒山海拔4165m,是全国最高峰。南部和东南部为半沙漠区,乌姆赖比阿河长556km,是全国第1大河。海岸线长1750km(其中沿地中海约450km,沿大西洋约1300km)。地中海型气候,1月平均气温12℃,7月22~28℃,西部和北部年降水量600mm以上,沙漠地带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资源丰富,已探明磷酸盐储量640亿m3,占世界储量的75%;油页岩储量1000亿t以上,含原油60亿t。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33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30美元。1997年汇率:1美元=9.5迪拉姆(摩货币)。1996年工业产值980亿迪拉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1997年磷酸盐产量2310万t,出口1014万t,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5%,年营业额约110亿迪拉姆。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约占14%,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50%。可耕地828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1%,已耕地666万hm2。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是非洲第1大产鱼国。1996年捕鱼量61.6万t,出口收入64亿迪拉姆,沙丁鱼出口居世界第1位。旅游业发达,是国家第2大外汇来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1997年共接待游客183万人次,外汇收入113亿迪拉姆。陆路交通发达。公路运输量占全国货运量的68%,铁路占30%以上。铁路总长2958km,投入运营线路1907km,有50%线路实现电气化。公路总长64452km,其中一级公路15907km。有9个国际港口,其中卡萨布兰卡港口最大,1997年吞吐量为1820万t。有飞机40多架,有国际机场19个。航线通往四大洲38个国家,总航线30万km。有小学4350所,中学1168所,高等学校46所。1996/1997学年在校小学生410万人,教师9.8万人;中学生41.3万人,教师7.5万人;大学生23.5万人,教师7566人。国家外派留学生8513名,研究生600名,职业培训12万人。摩洛哥2004年人口2981.17万。国庆日7月30日。独立日3月2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517亿美元。经济增长率3.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95美元。通货膨胀率2%。失业率10.8%。纺织服装业、农业产值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0%。 摩洛哥Morocco北非国家。位于北非西北部,西临大西洋。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1988年),多为阿拉伯人,信伊斯兰教。首都拉巴特。境内大部属阿特拉斯山地,沿海平原肥沃,东南部为半荒漠。西北部属地中海式气候,东南部属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富磷酸盐矿,探明储量占世界3/4。经济以工矿业为主。沿海农业较发达。参见“旅游学”中的“摩洛哥”。 摩洛哥非洲西北部国家。扼大西洋入地中海门户,人口2506.1万(1990年),面积45.9万平方千米,兵力19.55万人(1991年)。1958年11月1日同中国建交。 摩洛哥 摩洛哥全称摩洛哥王国。位于非洲西北部,西临大西洋,北扼地中海咽喉。面积459,000平方公里。人口2,419万 (1986年),阿拉伯人约占80%,柏柏尔人约占20%。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信奉伊斯兰教。首都拉巴特。北部是狭长的沿海平原,南部为高原和沙漠地带,西部沿大西洋是高原和平原。主要河流有塞布河、乌姆赖比阿河等。气候属地中海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磷酸盐是主要资源,探明储量占世界储量的四分之三,其他还有铁、铅、锌、钴、锰、油页岩等。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蔬菜。工业主要有发电、炼油、化肥、水泥、采矿、纺织、食品加工和制糖等。出口磷酸盐、柑桔、蔬菜、成衣、地毯、针织品; 进口糖、粮食、奶制品、石油、钢材、化工产品、机械设备、汽车。全国有卡萨布兰等5个主要港口,8个国际机场。货币名称迪拉姆。最早居民是柏柏尔人,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先后多次建立封建王国。15世纪末起西方列强先后入侵,1912年沦为法保护国,北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划为西班牙保护地。1956年3月2日和4月7日法、西先后承认摩独立。1957年8月14日改国名为摩洛哥王国。1958年11月1日同中国建交。 ☚ 摩纳哥 摩尔曼斯克 ☛ 摩洛哥Morocco全称摩洛哥王国。非洲西北部发展中国家,实行发展中的混合型经济制度。其国土面积44.7万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2800万(1998年年中数),首都拉巴特,货币名称迪拉姆。1956年3月2日独立后,退出法郎区。实行国有化政策,制定重点发展国营经济、优先发展基础工业的战略方针。60年代和70年代建立起一批轻、重工业,经济增长率曾分别达到4.4%和5.6%,但是由于工业发展过快,缺乏原料、技术和资金,同时又受到石油价格上涨和西撒战争的影响,国家财政发生困难,债务负担加重,政府被迫采取紧缩措施,8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放慢,1980~198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降为4.1%。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252.2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950美元。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1989年)。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0%(1987年)。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1991年产量493.9万吨,占非洲总产量的1/3左右,其他作物有大麦、燕麦等,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以甜菜为主,1988年产量将近300万吨,占非洲总产量的70%,其他有柑桔、橄榄、葡萄等。矿产资源中,磷酸盐1986年产量为2117.8万吨,仅次于美国、前苏联,占世界第三位,是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无烟煤产量增加很快,其他铅、铜、锌、白银、重晶石等尚未大量开采。制造业发展很慢,1990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18%(1965年为16%)。以磷酸盐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基础较好,正在和美国合作从磷酸盐矿石中提取铀。机器及交通设备工业主要是装配业务,其他有炼油、水泥等。轻工业以纺织工业为主,食品加工主要有油橄榄榨油、磨面粉和制糖,生产规模较小。外贸长期逆差。出口以农、矿产品、轻工业品为主,进口以机器设备、化工产品、原油为主。与阿拉伯国家、法国、西班牙、美国的经贸关系密切。旅游收入和侨汇是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1997年外国直接投资为12亿美元,外债总额为193.21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3%。1998年其商品出口额为72.95亿美元,进口额为102.7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为348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56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250美元,在世界排名第130位。该年的国际储备总额为46.38亿美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