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揭陀国Mojietuoguo
古印度国家,早期史不清,可能是位于恒河中游地区的小国。公元前6世纪在国王频毗沙罗(瓶沙王)当政时崛起,征服东邻鸯加等国,成为恒河中南部强国,传说统治村镇8万之多,首都王舍城。约前493年,瓶沙王之子阿阇世弑父自立,继续扩张,击败北邻跋祇国。继位国王迁都至交通便利的华氏城,以加强对占领地控制。约公元前430年,大臣希苏那伽藉人民起义登上王位,大举向北印度扩张,灭阿般提、居萨罗等国。约公元前396年,其子继位,承先王扶持佛教政策。约公元前364年,希苏那伽王朝亡,建立难陀王朝。平民出身的摩珂波德摩·难陀成为国王,摩揭陀国版图逐渐囊括整个北印度, 为孔雀帝国统一打下了基础。约公元前324年, 养孔雀家族出身的旃陀罗崛多自立为王,建孔雀王朝,进而灭难陀王朝,基本实现南亚次大陆的统一。古印度史的极盛期到来:君主专制加强,奴隶制得到很大发展,种姓制复杂化,经济生活活跃, 佛教广泛传播。阿育王死后, 帝国因内争而衰落。公元前187年, 末代国王被杀, 孔雀帝国亡, 南亚次大陆陷于分裂, 摩揭陀变为地方国家。巽加王朝 (前187—前75) 和甘婆王朝 (约前75—前30)先后统治该国,终被来自德干高原的安度罗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