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讹头na24 nuɣ24 (ŋγ24)t‘ əu24敲诈钱财: 日伪汉奸说你通共,~硬诈一百大洋。赵翼《陔余丛考·拿讹头》: “伺人作奸,从而吓诈取财,俗谓之拿讹头。” 顾炎武 《曰知录》: “泰昌元年八月,御史张拨言,京师奸宄丛集,游手成群,有谓之把棍者,有谓之~。” 拿讹头四4974动抓住把柄进行讹诈。⑴北京官话。北京。⑵冀鲁官话。河北雄县。1929年《雄县志》:「《日知录》:『京师游手有谓之~者。』注:侦知一人作奸,则尾随其后,陷人于罪。从而吓诈之也。俗以~为讹人。」⑶吴语。浙江苍南金乡〖 〗、新昌、镇海、象山。◇ 《何典》第二回:「专在地堂上扎火囤、~,吃白食诈人的。」   拿讹头讹(é)头: 错误,把柄。指抓住别人的失误敲诈勒索。 拿讹头假借某种理由强行讹诈勒索。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勒胁曰拿讹头。” 《醒》七: 源儿京中不知干的什么勾当,到了今日二十七,这时节多应又不来了,休要被人~,不是顽的!又七八: 打伙子背地里数说,拿宁承古的讹头。 <异>拿鹅头。 《醒》七二: 这些街邻光棍不怕他还似往常臭硬撒泼,躧狗尾,拿鹅头,往上平走。 《聊·姑》三: 县官又赃,要拿鹅头,出了个票子,单叫臧姑。(鹅头,“讹头”的谐音)<方>今北京方言有此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