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提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提炉〈隐〉清末以来木匠业指墨斗。系就其形状而为隐喻。 提炉tí lú一种带有链子,可以提着走的香炉: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焚着御香。(十七—十八·381)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爐燈部 > 香爐 > 提爐 提爐 tílú 一種用於出行時的香爐。因可提於手中,故名。《水滸傳》第一回:“[洪太尉]再拿了銀提爐,整頓身上詔敕并衣服巾帻,卻待要上山去。”又“太尉拿着提爐,再尋舊路,奔下山來。” 提炉tí lú旧时木匠行谓墨斗。《切口·木匠》:“提炉: 墨斗也。” 提炉清代帝后所用卤簿仪仗之一种。亦称香炉。陈设时盛以八角盘,置方几上; 行则提之。范金质形圆,双耳添足高0. 78尺,口径0. 32尺,腹围1. 76尺,饰龙、花纹,耳为双龙;提杆,攒竹髹朱,长4. 5尺,两端饰金龙首尾,上缀钩索系炉。后妃所用形制稍减,饰凤、翟纹。太和殿朝会,皇帝所用提炉陈殿东西檐下。 提炉帝王仪仗之一。通常为12对,于帝王出行时,分左右列于仪仗队中,引导前行。清朝为笼络蒙藏高僧,如达赖、班禅、呼图克图等,迎送之时,例由雍和宫喇嘛备办绣龙黄盖、黄轿及黄龙坐褥供其乘坐,并用提炉为仪仗,作先导。其制:以一根红漆或黄漆木棍,顶端刻金色龙头,末端刻金色龙尾,作炉柄,上有镀金铜环,环上垂系四根镀铜链子,铜链下部系镀金香炉,内焚檀香,行时香烟缭绕,加强仪卫气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