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求义法Tanyuan qiuyifa
词汇教学的方法之一,即教师对一些古今意义变化较大的字词,追溯其历史渊源,求得正确意义的方法,它主要用于古文古诗教学之中。在教学古文古诗时,常有一些字词,按今天的意义已无法理解。如古诗《游园不值》中的“一枝红杏出墙来”,杏花只有白色或淡粉色,没有今天所说的红色,为什么写成“红杏”?这就要向学生追溯词义的变化。今天说的 “红”, 在古代说 “赤”, 如 “赤日”、“赤旗”、“近朱者赤”等,古人说 “红”,实际指那种介于红、白之间的中间色,即粉红色或淡红色。又如古诗《示儿》 中 “死去元知万事空”, 按现代汉语规范应做“原”。这里要向学生讲明, “元”的下半部是一个侧立的人形,上面的一横表示人的头部,所以“元”的本义是开始,现在仍用的元年、元月、元旦中的 “元”均为此义;由此再进一步引申,便有“当初、本来”的意思。这样讲明,学生不但能理解课文,自己在使用时也不会误用了。使用这一方法,一定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征,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字义,切不可“卖弄”学问,反而增加学习难度。此外,教师应有较扎实的古汉语基础, 避免以讹传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