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抱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抱柱 典出《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春秋时,鲁国曲阜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名叫尾生,他与一位心爱的女子相约在桥下会见,谁知,女子失约没有来,大水却上涨了,尾生不离开约会地点,仍然在原地等待。水不断上升,尾生抱住桥柱,直到被水淹没,始终没有离去,最后淹死在水里。 此后,“抱柱”一词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如《玉台新咏·古诗八首之八》:“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唐·李白《长干行》:“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后来,人们便借用“抱柱”比喻坚守誓言,决不失约。也比喻死守陈规而不知变通。 又作“尾生抱柱”“尾生之信”。 抱柱 抱柱bàozhù┃┃ 比喻坚守信约。《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以“抱柱”喻坚守信约。《古诗·穆穆清风至》:“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唐·李白《长干行》:“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将心学松蕣。” ☚ 抱瓮 松心 ☛ 抱柱bàozhù典出《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抱柱bào zhù《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用“抱柱”比喻坚守信约。《晋书·石崇传》:“是以虽董司直绳,不能深其文;抱柱含谤,不得不输其理。” 不知变通 不知变通做事刻板,不变通:笨作 ☚ 拘泥于成规 死板 ☛ 抱柱bào zhù《庄子·盗跖》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尾生不离去,抱梁柱而死。后因以“抱柱”为坚守信约的典故。李白《长干行》:“常存~~信,岂上望夫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