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能与胆碱酯酶较牢固地结合,水解较慢,使酶失去活性的药物。它可使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大量堆积,表现出M及N样作用。一类是可逆性抗胆碱酯酶药,如新斯的明、毒扁豆碱等,可用于临床。另一类是持久性抗胆碱酯酶药,如有机磷酸酯,可作为农药杀虫剂或化学毒剂。
抗胆碱酯酶药
抗胆碱酯酶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表现乙酰胆碱的全部作用。此类药物在体内外都能使乙酰胆碱的作用显著增加,但对切除胆碱能神经的器官没有作用,这是因为神经被切除后,远心端的神经纤维萎缩退化,其末梢不再释放乙酰胆碱,说明抗胆碱酯酶药的作用是间接地通过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而产生的。主要保护组织内的乙酰胆碱免遭水解,从而使乙酰胆碱积聚以发挥作用。
体内的胆碱酯酶并非一种,大致可分为真性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酯酶。前者也称乙酰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胆碱能神经内,神经肌肉接头、红细胞及肌组织内,是体内迅速水解乙酰胆碱的酶。一般所称胆碱酯酶即指此种。假性胆碱酯酶的生理功能尚不了解。真性胆碱酯酶的蛋白分子表面有两个活性部位,即阴离子部位与酯解部位。当它与乙酰胆碱作用时,酶的阴离子部位以静电引力与乙酰胆碱分子中带正电荷的季铵阳离子头相结合,酶的酯解部位丝氨酸中的羟基则与乙酰胆碱分子中的羰基碳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乙酰胆碱-酶复合物。这种结合使乙酰胆碱的酯链断裂,生成乙酰化胆碱酯酶与胆碱,前者又迅速水解,分离出乙酸与复活的胆碱酯酶,完成水解乙酰胆碱的使命。
抗胆碱酯酶药一般都是酯类,与酶的亲和力比乙酰胆碱大得多,且不易水解,从而使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活性,结果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不能被胆碱酯酶迅速水解而大量积聚,表现出乙酰胆碱的全部作用。
按抗胆碱酯酶药与胆碱酯酶结合后水解的难易可分为易逆性和难逆性两类:
(1) 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与胆碱酯酶的结合机理与乙酰胆碱相似,虽然亲和力较大,但经过一定时间仍可恢复,如毒扁豆碱(见“毒扁豆碱”条)与新斯的明(见“新斯的明”条),其他见下表。
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药名 | 特点 | 用途与用法 |
吡啶斯的明 pyridostigmine bromide(mes- tinon bromide) | 作用较新斯的明弱, 维持时间较长,副 作用小 | 治疗重症肌无力及手 术后腹气胀及尿潴 留,口服每次60 mg,每日3次 |
加兰他敏 (强肌片) galanthamine | 作用弱,体外抗胆碱 酯酶约为毒扁豆碱 的1/10 | 治疗重症肌无力,疗 效差,也用于脊髓 前角灰白质炎后遗 症。口服每次10 mg,每日3次;肌 内注射每次2.5~ 10mg,每日1次 |
酶抑宁 ambenonium chl- oride(mytelase) | 作用强而持久,副作 用小 | 治疗重症肌无力,口 服每次5~25mg, 每日3次 |
腾喜龙 (艾亩酚) edrophonium bro- mide(tensilon) | 作用快而短暂,故适 用于治疗重症肌无 力 | 诊断重症肌无力,用 法按医嘱 |


(2) 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如有机磷酸酯类(见“有机磷酸酯类”条)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的磷酰化胆碱酯酶,很难水解,因此作用持久。但也能用胆碱酯酶复活剂,使酶恢复活性。如结合时间过长,磷酰化胆碱酯酶“老化”,则其活性就不易恢复。故称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