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门四句教亦称“王门四句诀”。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说。是阳明弟子对其师说的概括。语见《传习录下》:“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大意为:人性本体并无善恶之分,而是完满自足,晶莹无暇的;人性的善恶是人们意念的发动引起的,发在善上即为善,发在恶上即为恶;人的“良知”不仅具有道德认识善恶的功能,而且也是检验善恶的标准;存天理、去人欲,乃是“致良知”的重要途径。王守仁认为,这是自修为圣、接人无差的行动指南,并肯定此四句是其学说的宗旨,告诫弟子:“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同上)故而后人将此四句称为“王门四句教”。王守仁死后,弟子各为作解,并因此分立各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