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抗旱造林模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抗旱造林模式

抗旱造林模式

以径流利用为基础,以降水的合理时空分配为手段,在干旱的气候、土壤环境中为林木的生长创造出相对适宜的土壤水环境,使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也能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生长快速的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模式。
主要技术措施有:
❶深栽浅覆。即造林时将植苗穴挖深到湿土层,覆土时不填满坑穴,以便蓄水。
❷截干造林。对有萌生能力的树种,如刺槐、白榆、臭椿等,进行截干造林。截干可在挖苗时或栽植后进行,苗桩保留高度5—10厘米,以便萌发新条。经过对比试验,刺槐截干造林成活率要比不截干造林高出40%—75%,保存率高出50%—80%。其主要原因是截干后苗木水分消耗减少、蒸发面积减少,有效保存了苗木体内赖以生存的水分。
❸修剪枝叶。对一些枝繁叶茂的树种,通过适当的枝叶修剪,调整蒸腾与水分吸收的平衡关系,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0%—30%。
❹带土栽植。根据苗木的大小,确定所带土球的大小。一般和树冠成正比。为了防止土球掉落,较大的土球要用麻袋、塑料袋或草绳捆绑。泥浆蘸根,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泥浆稀稠以能 “吊线” 为宜,泥浆中可添加菌根剂、生根粉,效果更好。但要把握好时机,在造林地现场进行,防止损伤根系。
❺地膜覆盖。栽苗之后,在坑内覆盖一层地膜,使穴面低于地面,达到既保墒,又能提高地温,也不影响蓄水,有利于苗木生长的效果。采用地膜覆盖措施,造林成活率比不采用此技术高出10%—18%,保存率高出35%—47%。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用盖草和覆砂来防止水分蒸发,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❻浇水。当土壤含水量小于50%时,应浇定根水,每穴2—5千克,视苗木大小和土壤湿度确定浇水量。方法是先往树穴垫土1/3—1/2,浇定根水后,再垫上剩下的部分,然后覆盖地膜等。与栽好或覆膜后浇水相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❼抚育管理。造林后要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清除幼树周围的竞争性杂草; 有条件的地方,在干旱季节要适时灌水,维修植树穴和拦水工程,做好禁牧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使树木尽快健壮生长,增强树势,提高对恶劣环境的抵御能力。
抗旱造林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各种技术措施要综合运用,因地制宜、因时而化,灵活掌握,不能生搬硬套。建议在指导思想上和规划设计时,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 沙地樟子松造林模式   林农草复合治沙模式 ☛
000004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