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期国统区民主运动kangzhan houqi guotongqu minzhu yundong
1944至1945年间,在国民党统治区内掀起的以反国民党专制独裁为主要内容的人民民主运动。
1944年国民党在豫湘桂战役的溃败,集中暴露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反动腐朽本质,激起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愤慨。人民群众痛感要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1944年5月,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对时局的主张,要求国民党立即结束训政,给人民以权利。6月,成都、桂林、昆明等地的大学生集会游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随后,重庆、成都等地工人罢工; 豫南、鄂北、陕南、贵州等地农民起义。在工人、农民和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下, 民族资产阶级也利用报刊呼吁,要求政治民主,生产自由,取消统制政策。重庆、成都、昆明等地的各界民主人士, 也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 发表通电, 抨击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要求实行民主宪政。一时间, 国统区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针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 汇成了一个广泛的民主运动。
9月15日,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 代表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 召开各党各人民团体的国事会议, 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组织联合政府。10月10日,周恩来又代表中国共产党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主张, 并提出了进行的具体步骤。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 把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立即得到各阶层人民的响应。张澜、沈钧儒、郭沫若、冯玉祥、李济深、陶行知、柳亚子等纷纷抨击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要求迅速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0月10日,中国民主同盟再次发表政治主张, 要求 “立即结束一党专政, 建立各党派之联合政府, 实行民主政治”。
到1945年春, 国统区民主运动更加蓬勃开展。5月4日, 昆明两万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 要求 “立即停止一党专政”, “组织联合政府”。
抗战后期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孤立和打击了蒋介石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教育和争取了中间势力, 巩固和扩大了统一战线, 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