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把剥削者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把剥削者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把剥削者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就制定了把剥削者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样一条重要政策。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被改造的世界,其中包括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1948年,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和《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阐明,我们的任务是消灭封建制度,消灭地主之为阶级,而不是消灭地主个人,必须按照土地法给他们以不高于农民所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使他们学会劳动生产,参加国民经济生活的行列。他还说,应教育群众懂得自己的远大利益,要把一切不是坚决破坏土地改革的地主富农看作是国家的劳动力而加以保存和改造。并且提出,地主富农在老解放区减租减息时期改变生活方式,地主转入劳动满5年以上,富农降为中贫农满3年以上者,如果表现良好,即可改变成分。在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著文《论人民民主专政》和《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再次重申,对于反动阶级和反动派的人们,在他们的政权被推翻以后,只要他们不造反,不破坏,不捣乱,也给土地,给工作,让他们活下去,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他们如果不愿意劳动,人民的国家就要强迫他们劳动。也对他们做宣传教育工作,并且要做得很用心,很充分。对已经缴械投降的地主阶级分子、官僚资产阶级分子和国民党反动集团的成员及其帮凶给以由坏人变好人的教育,并尽可能地把他们变成好人。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上述政策思想。在《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论十大关系》等文章中,毛泽东说,由于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政策,反革命中的大多数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对待他们的办法是,有些人需要关起来劳动改造,有些人则放在社会上由群众监督改造,如交给农业合作社去管制生产,劳动改造。党和毛泽东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常成功的政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透彻地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因此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但如果我们不是采取团结、批评、教育的政策,或者他们不接受这个政策,就会变成敌我矛盾。关于工商业者的彻底改造,毛泽东说,他们应当在企业同职工一起劳动,把企业作为自我改造的基地。但是经过学习改变自己的某些旧观点也是重要的。就是以后不拿定息,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也还需要一个相当的时间继续进行思想改造。关于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能够接受改造的问题,毛泽东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读书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我们打倒了蒋介石,没收了官僚资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进行了“三反”、“五反”,实行了合作化,从一开始就控制了市场,这一系列的变化,一步一步地逼着民族资产阶级不能不走上接受改造的道路;另一方面,共同纲领规定了各种经济成分各得其所,使资本家有利可图的政策,宪法又给了他们一张选票,一个饭碗的保证。这些又使他们看到接受改造就能够保持一定的地位,并且能够在经济上文化上发挥一定的作用。到1964年和1965年,政治形势和建国初期已大不相同,毛泽东在对劳改工作的多次指示中,更加强调以政治改造为主,劳改生产第二,应当利用政策威力,适当方法,要他们自觉改造,不能只靠强迫压服,要使犯人感到有希望,家庭和子女有前途。劳改犯凡有功的,可以摘掉帽子,还可以奖励,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党和毛泽东一贯坚持的要把剥削者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给出路的政策精神。 ☚ 劳动法 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变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