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技巧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技巧运动/垫上运动/技巧动作分类/男子单人/女子单人/男子双人/女子双人/混合双人/女子三人/男子四人/叠罗汉/罗汉造型/上面人/中间人/第一中间人/第二中间人/下面人/底座/托举/平衡/造型/扶持/牵引/动力性动作/静力性动作/普通结构式/过渡式/立柱/半立柱/膝上叠罗汉/脚上造型/轿上叠罗汉/肩上叠罗汉/组架/散架/抛接/膝上抛起/双抛/双重抛/蹬抛/推起/轿/二人轿/三人轿/连抛/轿抛/站轿/俯轿/仰轿/站手/站肩/站腿/握法/普通握/正把/对面握/反把/手指握/深握/肘握/方握/挂串/跟斗/觔斗/助跑/趋步/起跳技巧/腾空技巧/腾越技巧/落地/灯笼/脱壳/立腰/梗头/拿顶/起踵/手位/脚位/转体/俯平衡/侧平衡/搬腿平衡/前后劈腿/左右劈腿/肩肘倒立/头手倒立/手倒立/俯撑经胸滚动屈臂直体慢起成手倒立/直臂屈体分腿慢起成手倒立/团身前滚翻/鱼跃前滚翻/挺身鱼跃前滚翻/团身后滚翻/屈体后滚翻/后滚翻经手倒立落下经胸滚动成俯卧撑/头手翻/头手翻成屈体坐/屈伸起/屈伸起转体180°成俯撑/屈伸起转体360°成仰撑/侧手翻/侧手翻向内转体90°/侧手翻向外转体90°/前软翻/前手翻/前手翻单足落/鱼跃前手翻/后软翻/后手翻/团身前空翻/屈体前空翻/单腿后摆分腿挺身前空翻/单腿后摆分腿挺身前空翻转体180°/团身后空翻/快速后空翻/屈直体后空翻/直体后空翻/分腿挺身后空翻/团身侧空翻/分腿屈体侧空翻/直体侧空翻/前空翻转体180°/前空翻转体360°/前空翻转体540°/直体后空翻转体360°/直体后空翻转体540°/直体后空翻转体720°/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团身前空翻两周/屈体前空翻两周/团身前空翻三周/团身后空翻两周/屈体后空翻两周/直体后空翻两周/团身后空翻三周/屈体后空翻三周/团身侧空翻两周/团身后空翻两周同时转体360°/团身后空翻两周同时转体720°/直体后空翻两周同时转体360°/直体后空翻两周同时转体720°/向后直体空翻一周,团身空翻一周,同时转体1080°/向后直体空翻一周,屈体空翻一周,同时转体1080°/直体后空翻两周同时转体1080°/直体后空翻两周同时转体1440°/团身前空翻两周同时转体180°/分腿挺身前空翻转体180°团身后空翻/团身前空翻两周同时转体540°/团身后空翻三周同时转体360°/平衡造型/单脚站膝牵引/双脚站膝牵引/脚上俯平衡/脚上仰平衡/手上仰卧水平平衡/肩上燕式平衡/肩上搬腿平衡/手上俯平衡/手上仰平衡/单臂手上仰平衡/手上搬腿平衡/手上劈叉/鱼式平衡/手上握踝桥/托腹后屈体握踝桥/站头燕式平衡/站头仰平衡/上肩/侧蹬上肩/身后上肩/身前上肩/跳起转体上肩/绕颈上肩/双倒立/手膝上肩手倒立/手膝上肩倒立/脚上肩倒立/脚上手倒立/扶腰膝上手倒立/肩上倒立/手上肘握倒立/普通握手倒立/对面握手倒立/头上手倒立/头上单臂手倒立/手上单臂手倒立/手上叠手倒立/手上叠手结环倒立/手上塌腰手倒立/手上前屈手倒立/头对头倒立/手上头倒立/普通握快起手倒立/对面握快起手倒立/手上屈臂直体慢起手倒立/手上分腿慢起手倒立/头上慢起单臂手倒立/手上单臂直角慢起手倒立/甩倒立/“上”地上头倒立“下”拉起成手上倒立/拔萝卜/宽臂手上倒十字倒立/背水平头上手倒立/双重倒立/肩肘倒立脚上手倒立/头手倒立脚上手倒立/手倒立脚上手倒立/手倒立膝上手倒立/甩起转体360°成手倒立/向后转肩成手倒立/向后转肩转体360°成手倒立/“下”背水平“上”扯旗/托腰侧平衡/手上水平支撑/脚上前水平悬垂/膝间插肩前水平/膝间插肩背水平/普通握单臂肘水平/“上”在“下”手上倒立,“下”由站经坐至仰卧/“上”在“下”手上倒立,“下”由仰卧经坐至站/“上”在“下”屈膝仰卧手上倒立经站膝成牵引平衡/绕颈经肩成鱼式平衡/头对头仰卧后滚翻成手上倒立/“上”在“下”仰卧手上倒立,“下”转体360°/“上”在“下”头上单臂倒立,“下”由站到坐/“上”在“下”头上单臂倒立,“下”由坐到站/头上单臂打滚/手上俯平衡推起转体180°成仰平衡/手上俯平衡推起转体360°成俯平衡/手上俯平衡推起成鱼式平衡/手上仰平衡推起转体180°成俯平衡/手上仰平衡推起转体360°成仰平衡/手上俯平衡推起平转一周/手上俯平衡推起手上倒立/手上倒立推起成仰平衡/手倒立推起向前翻成俯平衡/手倒立推起站手/手倒立推起前翻站手/站手推起手上倒立/站手推起向后翻成手上倒立/站手推起转体180°成手上倒立/站手推起团身后空翻站手/站手推起直体后空翻站手/站手推起直体后空翻转体360°站肩/手倒立推起转体180°成倒立/站手推起后空翻成仰平衡/站手推起前空翻成俯平衡/踺子跳起在“下”手上仰平衡/踺子跳起180°在“下”手上俯平衡/膝抛倒立/膝抛后空翻下/膝抛后空翻站手/“上”在地上倒立抛起前翻一周成手上倒立/手倒立推起直体下/手倒立推起团身后空翻一周半下/站手推起直体后空翻下/站肩推起直体后空翻转体720°下/手上倒立推起直体后空翻一周半下/站手前抛屈直体后空翻下/站手推起团身后空翻两周下/站手推起团身后空翻两周同时转体360°下/倒立推起后空翻1(1/4)周成鱼式平衡/倒立推起前空翻一周成膝上大背弓手倒立/站手推起前空翻转体720°扶持下/脚上三人造型/“下”劈叉三人造型/弓步单人座三人造型/弓步单人座双倒立三人造型/弓步单人座双平衡三人造型/弓步单人座倒立平衡三人造型/双人座倒立造型/站立双人座倒立造型/弓步双人座倒立造型/桥支撑双人座倒立造型/前后劈叉双人座倒立造型/倒立双人座倒立造型/半立柱平衡造型/半立柱倒立造型/双人座半立柱倒立造型/体后屈—手撑地半立柱倒立造型/摔跤桥半立柱倒立造型/桥上半立柱倒立造型/腿上半立柱倒立造型/腿上半立柱双倒立造型/肩上半立柱倒立造型/立柱倒立造型/双人座立柱倒立造型/腿上立柱倒立造型/肩上立柱倒立造型/多人叠罗汉/向前膝抛前翻成立柱上倒立/向后膝抛前翻转体180°成在另一同伴手上倒立/向前膝抛“上”向后翻转在另一同伴手上成倒立/向后膝抛站另一同伴肩上/向后膝抛前空翻越“下”站另一同伴手上/向前膝抛后空翻站另一同伴肩上/双膝抛/双膝抛前空翻一周半成轿上倒立/双膝抛屈体前空翻转体540°站轿/双膝抛转体360°成俯轿/双膝抛直体后空翻两周站轿/轿抛团身后空翻站轿/轿抛团身后空翻站肩/轿抛团身后空翻站手/轿抛团身后空翻下/轿抛屈体后空翻站轿/轿抛屈体后空翻站肩/轿抛屈体后空翻站手/轿抛屈体后空翻下/轿抛直体后空翻站轿/轿抛直体后空翻站肩/轿抛直体后空翻站手/轿抛直体后空翻下/轿抛直体后空翻转体站轿/轿抛直体后空翻两周同时转体站轿/轿抛屈体前空翻转体540°站肩/轿上倒立抛起团身后空翻一周半站轿/轿抛屈体前空翻一周半成轿上倒立/轿抛屈体前空翻一周半成手上倒立/后手翻跳转180°成俯轿/后手翻跳转180°成轿上倒立/后手翻接后空翻站轿/俯轿抛起转体720°成俯轿/人绳抛起转体900°成俯轿/轿抛“上”腾起“中2”跳上轿接“上”脚成双重轿/轿抛“上”团身后空翻“中2”跳上轿接“上”脚成双重轿/轿上倒立抛起“中2”跳上站轿手接成对面握倒立双重轿/双重轿抛“中2”跳下“上”站轿/双重轿抛“中2”跳下“上”空翻站轿/双重轿抛“中2”空翻下“上”空翻站轿/向前屈体大回环成倒立/后手翻跳转180°团身前空翻1(1/4)周转体180°弧形甩浪成手倒立/世界技巧锦标赛/技巧世界杯赛/全国技巧锦标赛/全国技巧冠军赛/全国少年技巧比赛/国际技巧规则/技巧个人赛/技巧团体赛/技巧个人及团体赛/单套比赛/全能比赛/第一种比赛/第二种比赛/第三种比赛/计时/价值动作/基本难度/评分/加分/最后得分/有效分/召集/会商/难度动作的评分/单人项目动作编排规定/单人项目第1套专门要求/单人项目第2套专门要求/单人项目第3套专门要求/偏离/出线/失去节奏/停顿/倒地/方向/接触/附加支撑/跳下/跌下/合理缓冲/年龄/最终图案/平衡套路/动力性套路/联合套路/单人动作/音乐伴奏/附加垫子/编排/双人和集体项目自选动作编排规定/单人项目/双人项目/集体项目/单人项目场地/双人、集体项目场地/弹板/绷床/保护带/助跑道/落地区 ☚ 团身侧空翻两周转体90°下 技巧运动 ☛ 技巧运动 技巧运动竞技性体操项目。比赛分男子单人、女子单人、男子双人、女子双人、混合双人、女子三人及男子四人7项。单人项目在总长40米,宽1.5米的技巧场地上进行。场地正中标有长30米,宽5厘米的中轴线。运动员应沿中轴线完成翻腾动作。动作连接须紧凑,不允许停顿与往返。双人、三人、四人项目须在12×12米的比赛板或地毯上进行。成套以翻腾、抛接、造型动作为主,并需配有徒手操和舞蹈。竞赛分预赛、单套决赛及全能决赛3种。称第1、2、3种比赛。除单人项目和男子4人项目第1套动作外,均须有音乐伴奏。满分为10分。技巧运动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自身活动的过程之中,它的历史悠久。远古时代的技术动作融于宗教舞蹈之中。随着社会的演进,至奴隶社会乐舞的发展而使动作内容与形式日趋丰富。从云南沧源所发现的岩画上已有站肩平衡、空翻等动作的画迹,证明了在我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技巧动作的原始雏型。古代我国技巧的空前发展起于秦汉时的“角抵”,最初仅供皇室观赏消遣,进而逐渐发展到民间。除了有关技巧的文字记载外,在被发掘的陶俑、石刻、壁画中,可证实当时达到的技术水平。在山东济南的汉代古墓壁画中就有各种倒立、跟斗图案。济南无影山出土的西汉杂技俑中就有手倒立、后手翻、空翻等动作造型。同样,古埃及、古希腊的杂技、舞蹈表演中已有倒立、桥等动作。至隋唐时,更是百戏盛行,现称“毯子功”的各种倒立、翻腾等技巧动作得到广泛流传。至今在我国戏曲、杂技中已积累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戏曲武功教材》一书就是长期以来教学经验的总结。竞技体操兴起后,技巧又成为体操练习的主要内容与训练手段。自1932年第10届奥运会起,列为自由体操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50年代开始,苏联及东欧等国先后作为独立的比赛项目。1957年10月在波兰华沙举行了第1届国际技巧运动比赛。前苏联、前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和波兰等国参加。赛后召开了国际技巧运动会议,会议确定了国际技巧运动联合会组织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1958年4月于波兰克拉科夫举行国际技巧运动联合会第1次筹备会,经陈毅副总理批准,中国选派了蒋佑桢、叶少薇为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对有关国际技巧运动比赛的项目、参赛人数、简单的规则和动作要求方面作了统一的规定,从而推动了该项运动的发展。1973年11月国际技巧联合会于莫斯科成立。下设执行委员会、技术委员会、裁判委员会3个机构,分别负责国际技联有关日常工作和组织世界性技巧比赛。1974年举行第1届世界技巧锦标赛。此后,每逢双年举行世界技巧锦标赛,单年举行“世界杯”技巧赛。在中国,技巧运动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始于1956年全国拳击、击剑、技巧运动表演赛。项目分男、女单人、男子双人和混合双人4种。1959年起列入全运会比赛项目。1957年8月出版了首本《技巧运动规则》。之后,在历次的全国比赛中,项目作了多次更改和充实,至1978年确定为目前的7项,并取消了自由体操比赛内容,使之与国际技巧规则相符合。1979年8月中国体操协会恢复正常工作后改名为“中国体操、技巧协会”,同年申请加入国际技巧联合会。根据中国技巧运动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际交往的需要,于1980年5月正式成立“中国技巧协会”。1981年4月国际技联批准王序良、金家甫、龙履洁、胡爱莲为技巧国际级裁判员。同年9月在国际技联第3届代表大会上中国代表蒋佑桢被选为执委会委员,张素央为技术委员会委员,金家甫为裁判委员会委员。自此,我国技巧运动登上了世界技巧舞台,迈向了崭新的发展时期,并为国际技巧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技巧运动的技术动作以刚健、轻巧著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早在1961年男单运动员陈宏群已出色地表演了后空翻两周及空翻转体540°、720°动作;1973年张以鸿、于在青已将侧空翻两周及360°旋用于比赛;1979年吴华新、胡星刚都成功地完成了1080°旋的高难动作;1982年胡星刚又攻下了当时世界上罕见的“屈体后空翻3周”。1980年,中国首次出战世界大赛,在第4届世界技巧锦标赛上获得11项第3名。1981年第3届技巧世界杯赛上,夺得4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其中女子三人、男子四人争得了全能冠军。1983年第4届技巧世界杯赛上夺得10枚金牌、8枚银牌和1枚铜牌。其中男子单人、女子双人和男子四人均获全能金牌。1985年9月第5届技巧世界杯赛在中国北京举行。作为东道主,中国技巧健儿不负众望,团结奋战,一举夺得包括女子单人、男子双人、男子四人全能在内的9枚金牌、7枚银牌和7枚铜牌。使中国成为能与前苏联、保加利亚相抗衡的世界技巧三强之一。 ☚ 技巧运动 垫上运动 ☛ 技巧运动 《技巧运动》1955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 技巧运动健将级运动员规定动作图解 垫上运动 ☛ 技巧运动 《技巧运动》1956年6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 垫上运动 怎样练习技巧运动 ☛ 技巧运动 《技巧运动》技巧运动编写组编。1980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 《技巧竞赛规则(1979)》 技巧造型 ☛ 技巧运动 《技巧运动》武纪生等主编、广州体育学院科研处《技巧运动》编写组编写,于1985年9月出版。 ☚ 技巧运动入门 技巧运动 ☛ 技巧运动 《技巧运动》苏联1981年出版的体育学院教科书,原著者为沃·普·高尔金等人。鉴于我国的实际需要,国家体委委托沈阳体育学院姜龙南、戈炳珠及闻克婉等人翻译了此书,并于1985年10月由沈阳体育学院出版。 ☚ 技巧运动 技巧竞赛规则 ☛ 技巧运动 技巧运动竞技性体操项目之一。是以个人、双人及集体的形式进行以翻腾、抛接、平衡等动作为主的身体操练。竞赛项目有男子单人、女子单人、男子双人、女子双人、混合双人、女子3人、男子4人等7个项目。单人项目在专门的翻腾跑道上进行,双人和集体项目是在12×12米的地毯或体操比赛台上进行。比赛分团体比赛、全能决赛、单套决赛。在大型国际比赛中只进行自选动作比赛。比赛内容一般包括预赛和决赛。第一种比赛(预赛):单人项目比一套空翻、一套空翻转体;双人和集体项目比一套平衡动作、一套动力性动作。第二种比赛(全能决赛):联合套路。第三种比赛为第1、2套自选动作的单套决赛。 ☚ 头手翻〔横箱〕 叠罗汉 ☛ 技巧运动 技巧运动Jiqiao yundong由个人、双人及集体来进行的,以翻腾、抛接、平衡等主要动作为主的身体操练。是竞技性体操中的独立竞赛项目。“技巧”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伶俐”一词,解释为“踮起脚尖走和向上爬”的意思。据考证,最早出现于古埃及,至今约有4 000多年历史。在我国据史料记载起源于至今2000多年的汉代。当时已有手倒立和翻跟头等动作。南北朝时出现了下面人成“桥”,上面人在其腹上做手倒立的双人技巧。到唐、宋时期,叠罗汉、翻跟头已在民间广为流传。近代开展最早的国家是苏联。技巧运动虽历史悠久,但作为竞赛项目却很年轻。1973年成立了国际技巧联合会。1974年举行了第1届世界技巧锦标赛。技巧比赛项目有男、女单人,男、女双人,混合双人、女子3人和男子4人七项。单人项目在专门的翻腾跑道上进行, 双人和集体项目在12×12米的地毯赛台上进行,比赛分为团体、全能决赛和单套决赛。一套动作采用10分制评分。扣分最小单位为0.1分。我国于1979年加入国际技巧联合会,1980年开始参加国际技巧大赛。在历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均取得过优异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技巧动作一般分为翻腾、平衡、抛接三类。翻腾类动作有滚动、滚翻、手翻、空翻转体等。它可以单人做或双人和多人共同完成。平衡类动作有, 倒立、桥、劈腿和多人或双人配合的各种静止平衡动作。抛接类动作有单人或多人将上面人抛向空中完成各类空翻、转体、倒立等动作。技巧运动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有一定的艺术性, 需在音乐的伴奏下来完成动作。经常参加技巧运动,对于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时空能力,发展弹跳力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均具有积极作用。技巧运动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小学技巧教学中,主要是进行滚动、滚翻、手翻、倒立、平衡、劈叉以及简单空翻等基础动作的教学。儿童少年易兴奋,各关节、韧带的力量性差,骨骼的坚固性差,缺乏自我保护和自控能力。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做好准备活动,局部的负担量不易过大,加强课堂的组织管理, 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 平衡木 叠罗汉 ☛ 技巧运动竞技性体操项目之一。从翻腾、倒立、平衡、抛接等动作为主并完成造型。有男女单人、男女双人,混合双人,女子3人,男子4人7项。参赛者须完成3套规定动作和3套不同类型与要求的自选动作。除单人项目和男子4人第1套动作外均须有音乐伴奏。各套动作满分为10分。按分数多少排名次。技巧动作溯源4000年前,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始列为比赛项目。1973年国际技巧联合会成立,1979年接纳中国。世界性比赛有世界杯、世界锦标赛。 技巧运动acrobatic gymnastic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