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扩散阻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扩散阻抗kuosan zukangdiffusive resistance

表示介质中物理属性(如动量、热量、水汽、CO2等)扩散时所受阻碍作用的物理量,是物理属性在介质中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时,在扩散路径上受到的阻力。如果以物理属性Q的浓度差△比作电位差(电压),以扩散阻抗γ比作电阻,以扩散通量F比作电流,那么,就可以模拟欧姆定律,把物理属性的扩散通量写为:

即扩散阻抗和速度倒数的量纲相同。由此可知,扩散阻抗与扩散速度成反比:扩散阻抗愈大,扩散速度愈小;扩散阻抗愈小,则扩散速度愈大。同时根据分子扩散或乱流扩散方程,还可分别得到: γ=l/D;或γ=l/K(其中D为分子扩散系数;K为乱流扩散系数; l为构成物理属性浓度差△的两端点之间的距离)。
不同的物理属性在某种介质中的扩散过程,或者某种物理属性在不同介质中的扩散过程,虽然它们的阻抗值有数值与量级上的差异,但它们都属于物理扩散的范畴。因此,我们研究物理属性在空气层、植物体表面以至植物体内部的扩散时,可以把扩散阻抗作为统一的物理参数看待。例如在光合作用中,大气中的CO2向叶片内的叶绿体扩散(见图)时,从大气到气孔内部,是以气溶胶为介质的气体扩散过程,其后是以水溶液为介质的流体扩散过程。图中单叶所得CO2,是由大气(Fa)和土壤(Fb)供应,其浓度为a(其中大部分的CO2,由大气供应, 但昼间少量的CO2甚至还可来自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在CO2从大气扩散至叶绿体(其浓度为c)的路径上,要受到乱流大气阻抗γa、叶面边界层阻抗γb、气孔阻抗γs、表皮(或角质层)阻抗γc、叶肉阻抗γm和线粒体呼吸阻抗γres等的作用。其后由于光合过程受到羧化酶活性和电子供应的影响,因而还要受到羧化阻抗和电子阻抗的作用。1969年, 日本学者矢吹,将叶片以上气层阻抗区分为乱流大气层和叶面边界层阻抗,而且也考虑到CO2不仅穿过气孔,同时也穿过表皮,其阻抗是并列的。同欧姆定律一样,如果知道不同介质间各个扩散阻抗,就可计算全路径上的总阻抗,从而得到介质间某一物理属性的扩散通量。

单叶CO2扩散路径图


全路径的总阻抗,除同各介质分阻抗大小有关外,还和扩散过程的顺序有关。若扩散过程是同时并进,其扩散阻抗为并联;当扩散过程是先后衔接时,其扩散阻抗为串联。总阻抗的计算方法与总电阻的计算一样,当各阻抗串联时,总阻抗R等于各分阻γ1、γ2、γ3、……γn之和, 即:

R=γ1+γ2+γ3+……+γn


当各阻抗并联时,总阻抗R的倒数等于各分阻抗γ1
γ2、γ3、……γn倒数之和, 即:


目前,扩散阻抗已广泛用于农业气象的研究工作中,除用于物质扩散外,也应用于动量和热量等能量的输送。由于研究目的和对象不一,各人使用阻抗名称不尽相同, 符号也没有统一规定。使用阻抗法可以简化物理属性扩散通量的计算, 可以解决不同介质间(如大气与作物之间)物理属性的输送问题。例如,计算作物蒸腾量时,常用的简化公式为:

式中 E为水汽扩散通量; ρa与Pa为大气密度与气压; ε为水汽和空气克分子量之比; γa与γs为空气与叶片气孔的扩散阻抗。在计算光合量时,常用的简化公式为:
Fc=f[CO2]大气-[CO2]叶绿体)/(γasm)
式中 Fc为光合强度,[CO2]大气与[CO2]叶绿体为大气与叶绿体CO2浓度(ppm);f为由ppm变成(克/厘米3)的换算系数, 等于1.67×10-9 (克·厘米-3·ppm-1); γa、γs与γm为空气阻抗、气孔阻抗与叶肉阻抗。
空气阻抗 叶片以外的扩散阻抗,包括乱流大气层阻抗和叶面边界层阻抗。乱流大气阻抗,常被称为空气阻抗或空气动力学阻抗(aero-dynamic resi-stance)。1963年J.L.蒙蒂思引用空气动力学研究成果,提出作物冠层以上空气阻抗(γa)的计算公式:

式中 u为z高度上的风速;d为零平面位移; z0为粗糙高度; k为卡曼常数,取值为0.41;a为常数,约为8;Ri为理查逊数,其计算式为:
Ri=gz(T-T0)/u2T
其中 g为重力加速度;T与T0为z和z0高度上的绝对温度。
由于空气层经常处于乱流状态,空气阻抗比气孔阻抗要小得多,一般为0.1~1或2秒/厘米。在计算作物群体光合量和蒸腾量时,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大多数阻抗法的计算公式中,仍然予以考虑。至于冠层以下气层中的空气阻抗,至今研究得不够深入,没有得到理想的计算方法。根据观测结果,冠层内空气阻抗为10-1到10-3数量级之内。
叶面边界层阻抗 它是叶面边界层中的空气阻抗,其大小决定于叶面边界层的厚度和其气流性质。当叶面边界层内的气流为片流时,叶面边界层阻抗(γb)为:

公式,都是根据实验室方法得出的,目前尚不能用于实际工作。在农田条件下,由于气层经常处于乱流状态,叶片往往摇曳不定,所以叶面边界层的阻抗比较小。在采用阻抗法计算农田CO2或水汽通量时,往往可以略而不计。
气孔阻抗 随叶片气孔的开度、大小及数目等而有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孔开度的支配。根据植物生理学家的研究,单个气孔的扩散阻抗(γ′s)为:


式中 d为气孔直径; l为气孔深度;D为空气分子扩散系数。而单位面积气孔阻抗γs,相当于该面积内N个气孔阻抗的并联,即:

γs=(4l+πd)/NDπd2


实际上我们计算的或用气孔阻抗计测量的都是γs,而不是γ′s。如果气孔为椭圆形(大多数中性植物就是椭圆形气孔)时,就可用直径d等于长、短两半轴长a、气孔几何形状和单位叶面积上气孔个数N(即气孔密度)进行测量,就可确定气孔阻抗。当然,气孔的几何尺寸,因其开闭程度而定,而其开闭程度受环境影响。在充分供水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气孔张开,其阻抗减小;高温干燥和土壤供水不足时,气孔关闭,气孔阻抗加大。气孔全开时的气孔阻抗,大体为3~4秒/厘米, 而在黑暗下则为35~40秒/厘米。
此外, 同气孔阻抗并列的表皮 (或角质层) 阻抗rc, 其值在20~80秒/厘米以上, 但沙漠中的旱生植物也有达200秒/厘米的。气孔关闭时, 表皮阻抗接近最小值。由于表皮阻抗rc比气孔阻抗rs大, 所以,在计算扩散通量时, 不予考虑。叶肉阻抗rm, 随许多生物化学因素(如羧化酶)而变化很大, 其数值介于2~10秒/厘米之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