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买宋元时税制之一。宋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包商 (扑买人) 缴保证金 (称抵金) 于官,取得征税之权。淳化年间实行“买扑酬奖”办法,以买扑之利归大户,酬奖之利归役人。熙宁时废除,改由承包商自行申报包税数额,以出价最高者取得包税权。元沿宋制,包税范围愈形扩大。参见《宋史·食货志》及《元史·食货志》。 扑买金、元时期指承包赋税。又作买扑。扑买者以一定金额买取某种赋税的征收权,自行征收,向朝廷缴纳扑买银,乘机加重对民众的盘剥,以牟巨利。蒙古国时期盛行。太宗十一年(1239),回商奥都剌合蛮以银4万4千锭扑买中原课税。又有燕京刘忽笃马以银50万两扑买国内差发(赋役)。也有扑买酒课、盐课、河泊桥梁渡口者。中书令耶律楚材曾严斥其弊:“此皆奸人欺下罔上,为害甚大……阴夺民利耳”。元朝建立后,朝廷曾严令禁止扑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