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课
学校对学生进行手工劳动教育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是学校进行德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或形式之一。手工包括纸工、泥工、木工、金工、缝纫、烹调等。欧美日各国很重视学生手工课,中学大都设有学校工厂或设有金工车间、木工车间、缝纫室、家事室等。我国主要在小学开设手工课,许多中学也开始重视手工课。开设手工课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科学的教育,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训练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对科技制作、艺术创造的兴趣和能力,学会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小学生活泼好动,爱摆弄各种东西,手工劳动课适应了学生这方面的要求。小学生的小肌肉、小关节还不发达,在手工课中,通过实际操作和使用工具,可促进小肌肉、小关节的发展。小学手工课的内容安排是:低年级学纸工,从折叠、剪贴开始到用厚纸制作模型,也可以安排学泥工、捏泥人、做玩具;中高年级除纸工外,还可以学编织、缝纫、刺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学简单的竹工、木工、金工等。手工课上应培养学生使用小刀、剪刀、直尺、锯子、锤子、钳子、针、缝纫机等简单工具,熟悉纸、布、线、塑料条、铁丝、麦杆、柳条等材料及其基本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