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户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户长

户长

宋代制定的徭役制度,农户中二等户为户长掌催督税赋。《宋史·食货志》: “京西转运使程能请定诸州户为九等,著于籍,上四等量轻重给役,余五等免之,后有贫富,随时升降。诏加裁定。淳化五年 (公元994年) 始令诸县以第一等户为里正,第二等户为户长,勿冒名以给役。自余众役,多调厢军。” 《续资治通鉴·宋纪》: “依旧置耆长、壮丁,巡捕盗贼; 户长催督税赋。”

☚ 洪武通宝钱   户调 ☛
户长

户长

宋代乡役。一般由二等户轮充,为里正副贰,掌赋税督课,并参与推排户等,户长多借职权横行乡里,富豪视为肥缺。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行免役法,改为雇役。后行保甲法,又以催税甲头或保正代之。至南宋、多由第五等下户轮充,其时户长往往卖产赔垫税额,成为民户之沉重负担。

☚ 乡书手   猛安谋克制 ☛

户长

宋代乡役名。掌管督催赋税,参与编排户等,编造五等丁产簿。淳化五年(公元994年)规定差乡村等二等户轮充。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行免役法,户长改为雇役。实行保甲法后,由催税甲头或保长取代户长。南宋时,福建路仍轮差或雇募户长。

户长

户长

宋代乡役。一般由乡村第二等户轮充, 为里正副贰, 掌赋税督课, 并参与推排户等, 编造五等丁产簿。多借职权之便横行乡里, 鱼肉百姓, 乡村富豪视为肥缺。神宗熙宁三年(1070)行免役法, 户长改为雇役。后行保甲法, 又以催税甲头或保正代户长。其间一度重新雇募, 元丰(1078—1085)以后复催税甲头。至南宋, 轮充户长者多是第五等贫民下户, 往往卖产赔垫税额, 成为民户之沉重负担。

☚ 乡书手   壮丁 ☛

户长

乡村中负责征收赋税的低级官吏。

户长

宋代乡役名。与里正同掌催督赋税,由第二等户轮差。若形势之家抗税不纳,则须自代纳,往往破产。王安石实行免役法,改为各等民户纳免役钱雇人充当。户长是宋代基层政权头目,参与物力户等的推排及编制五等丁产簿。

户长

(1)宋乡役名。掌督催赋税,参与推排户等,编造五等丁产簿。淳化五年(公元994年)规定差乡村第二等户轮充。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实行免役法,户长改为雇役。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推行保甲法后,由催税甲头或保长取代户长。南宋时,福建路仍轮差或雇募户长。(2)国民党政府时期推行保甲制度,其编组以户为单位,每户设户长一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