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康复医疗
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医疗是使患者战胜肿瘤疾患,延长生命,回归社会的重要环节。除按照常规进行周期性治疗及定期复查外,创造乐观的精神环境,合理选择饮食,积极进行有利于恢复患者体力的医疗体育也非常重要。同时,康复工程的发展也已成为肿瘤患者康复医疗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手段。
康复医疗的类型 恶性肿瘤的康复医疗可根据不同的目的而分为四种类型。
(1) 预防性康复医疗: 目的在于预防可能发生的身体功能障碍或残疾。
(2) 恢复性康复医疗: 是最普遍实施的医疗类型,针对恶性肿瘤已治愈或控制的患者所存在的身体功能障碍进行治疗,目的是尽可能恢复其身体功能或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
(3) 支持性康复医疗: 对正在进行肿瘤治疗或病变仍在进行的患者施行之,目的是改善患者身体的一般状况及生活自理能力,预防褥疮或肢体挛缩。
(4) 安慰性康复医疗: 对晚期肿瘤患者施行有关控制疼痛、预防和治疗褥疮、肢体挛缩等措施,并给予患者尽可能多的精神安慰和鼓励,使其增强信心和希望。
要强调的是: 现阶段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医疗主要是针对肿瘤已治愈已控制的患者施行恢复性医疗。
康复医疗的注意事项 根据恶性肿瘤的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病灶能转移的特点,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医疗要有整体观念。从心理学和精神因素对治疗的重要影响出发,加强心理治疗,使患者树立战胜肿瘤疾患的信心,配合各项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医疗体育、作业疗法、康复工程几个方面密切合作,有步骤地进行康复医疗,职业训练和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患者康复计划,都是促使患者完成预定康复医疗计划,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
到的是骨肿瘤、乳腺癌、肺癌患者的康复问题,下面就以这几种肿瘤为例,说明恶性肿瘤患者康复医疗的处里。
骨和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医疗 凡确定为恶性骨肿瘤者几乎都要行截肢术。某些选择性患者也可施行整个长骨和关节替换术,或做保留神经、血管束的广泛或局部的骨和软组织切除术,使终端器官得以存活并保持功能。根据患者对病残的耐受性和所行的手术,治疗开始时先做主动的关节体操。若患者能坚持下去,随后可用适当的支持器来训练和辅助其下床步行,否则试以轮椅活动。
手术前须将手术操作方法及其可能的后果,包括幻肢痛告诉患者。要重视对康复结果的真实评价。截肢部位的高度要从患者的全身情况、运动能力和病前的生活方式多方面考虑。请已康复的截肢者给患者谈本人对康复医疗过程的亲身体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术前对患者假肢的安装进行研究讨论,能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增强患者的信心和主观能动性。手术前对将做下肢截肢的患者,进行拐杖或藉他人的扶助下床步行锻炼,对加速术后的恢复和康复进展有很大帮助。
下肢截肢者于手术后操作程序应包括对侧下肢、两侧上肢和肩胛肌的渐进性抗阻训练。上肢截肢者尤其是失去惯用侧上臂者,应做单手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在其适应之后,即应进行包括改善动作灵巧和书写的作业疗法,
截肢者的医疗体育在手术后的几周内最为重要,这是患者能否成功地应用假肢,能否回归社会的重要阶段。肿瘤患者在截肢后立刻或早期安装假肢有着特殊的意义。一般于手术后的10~14天即在第一次更换手术敷料和拆线时就安装。
在截肢术后,尽早应用完全接触型假肢可使患者产生本体感觉并利用现存的模型感觉。随后继续进行对侧肢体的一般强化操练、残肢适应性操练和应用新的假肢下地步行训练。必须强调,早期应用假肢能否成功,取决于截肢手术时肌肉和筋膜是否正确可靠地包盖了骨的残端形成良好的残端控制。
对发育期的下肢恶性肿瘤患儿的截肢术,与成人患者有明显的差异,一般在膝部或踝间的范围施行,尽可能保留远端骨骺,以保证骨胳继续生长的可能性。
失去上肢者也要与下肢截肢一样,积极地预备安装假肢并指导使用。上肢截肢患者手术后必须立刻开始作业疗法以训练对侧手的灵巧、日常生活中使用一只手活动的技巧和进行强化操练保证患肢最大可能的活动。
对截肢后有幻肢痛者,有时幻肢和正常肢体同时尽力作双侧操练常能减轻症状。患者的活动甚为重要,患肢的主动操练必须于医师同意后立即开始。但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疾患和病理性骨折患者不管其是否已接受治疗,均不要为了活动度而做被动或较猛烈的辅助操练。手术后支持性物理治疗和主动操练都是有价值的,但必须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种类,遵照医嘱执行。
中医学中的气功、太极拳和推拿能使病人舒筋活血、疏通经络、增强体质,对肿瘤患者截肢手术前后及安装假肢均有益,可视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之。
乳腺癌患者的康复医疗 乳腺癌患者被认为是在预防与恢复两方面都较典型的康复对象。一旦确定患者需施行乳房切除术,应于术前对患者进行有益的咨询和指导,从而减轻其对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后的心理影响,从这 一角度出发,康复医疗计划从术前就应开始。
乳房切除术后有三个主要康复目标: 重建外形
保持手术侧臂与肩部的活动度和功能; 协助心理适应,外科医师、康复医疗人员和家属应对患者的失望情绪、抑郁、焦虑和恐惧等严重反应予以劝导和鼓励; 为了保存和恢复患者功能,须鼓励其早期就进行常规操练,使外型匀称并保持平衡,并为患者准备好合适的假体。
早期制订术后康复医疗计划对保证恢复躯体的功能和预防肩关节强直可获最佳效果。术后的包扎和肢体安放应使臂保持外展和稍上提的位置。前臂和手部的早期操练有助于控制水肿和改善全身循环。淋巴水肿有多种治疗方法,正确的肢体放置、少盐饮食和服用利尿剂等措施,对改善进行性淋巴水肿有效。
中医学亦强调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力求早日练功,坚持不懈。同时还注重中医药的治疗和饮食的调理。手术后用药的目的在于补益气血、化瘀解毒。放射治疗时,用中药的目的在于滋阴清热、养血化瘀。化疗时,用药目的在于健脾和胃、补气化瘀。
肺癌患者的康复医疗 在估计肺癌患者的康复效果时,需考虑到胸廓切除术合并肺叶切除术和其它手术操作所造成的损害。肺癌患者的康复医疗计划应包括术前呼吸训练控制和正确的咳嗽方式。尽早指导患者,使本人了解治疗的方式。这些手术前的措施有助于患者排痰。呼吸操练要强调合适的卧位和体位。患者有效的咳嗽是通过正确的呼吸调节学会的,而不是靠用力或排出气量进行调节。若手术病人需要体位引流,则要执行该项医嘱到咳嗽时无分泌物和患者能下床走动时才停止。臂部、躯干和下肢不太剧烈的操练,于术后的第一天就应开始执行,其目的是为了恢复和维持充分的关节活动度,增加肌力和增进血液循环以帮助刺激咳嗽。
在肺癌手术之后,放射治疗及化学药物治疗的病人,均可辅以气功疗法。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和中药的治疗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中医主张在肺癌手术之后由于患者肺气大伤,应以补气养血为主; 放射治疗时肺阴大伤,应以滋阴养血为主; 化疗时,因患者气血大伤,应以大补气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