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量入以为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量入以为出 中国古代财政收支的基本原则之一,见于《礼记·王制》。 从消费学的角度看,该原则主要体现以下几点思想:(1)强调财政收入为消费开支的依据和前提,要求消费必须建立在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础之上。(2)强调先入后出。 即财政收入在先,消费支出在后。 “五谷皆入,然后治国用”。 (3)以一定时期财政收入的年平均数作为计划消费开支的依据。是谓“以三十年之通治国用”。 (4)强调收入必须大于消费。做到国家保证消费所必须的财政积累。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量入为出是中国古代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消费管理思想。 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它注重强本节用,强调消费必须受财政收入的制约,必须适应财政收入的承受力,这对防止入不敷出,保证社会消费生活的稳定,有重要作用。但它片面强调收入对消费开支的决定作用,而看不到在一定条件下扩大消费对促进生产和增加收入的反作用。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