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区级民族自治地方。建立于1983年12月1日。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与四川省和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相邻接。自治州政府驻恩施市。辖一个县级市和七个县,总面积23942平方公里。人口有3681000人,居民有土家、苗、侗、汉等族。地形属鄂西南高原山地。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山间溪谷深邃。除境南鹤峰、来凤两县属酉水、溇水流域,与湘西连成一片外,全境属清江流域。巴东在巫水之东,长江三峡之一的巫峡就在其附近。在鄂西南的大山区中有恩施、宣恩等河谷盆地,为农业区。山区山势高耸、气候较寒冷。因地处湖北省的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物产有稻、玉米、薯类、茶叶、桐油、木籽油、烟叶及多种中药材等。林业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的树木就有四十多种。矿产有铁、磷、硫等。解放后,工农业发展迅速,文教卫生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现有大学两所,鄂西农校等中等专业学校数十所。全州大多数区乡都建立了卫生院(所)。人民生活得到了普遍提高。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1983年12月1日成立,原名为鄂西土家族自治州,1993年4月14日改为今名。州首府驻恩施市。辖2个市,6个县。总面积为2.4万km2。居民主要有土家、苗、汉、侗、蒙古、回等6个民族,总人口379.42万(200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8.47万,占总人口的52.31%。境内属于山地,最高海拔3032m,最低海拔67m,海拔800m以上的高山面积占73%。年均气温8~16℃,年降雨量1440mm。有大小河流60多条,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20多万kW。矿产有煤、铁等60多种。森林面积67万hm2。工业有能源、机械、食品加工等30个门类。2000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120.96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188元;工农业总产值191.44亿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5046元;粮食总产量1700508t,人均粮食产量448kg,农民人均纯收入1520元;地方财政收入65568万元。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665所,其中普通高校2所,普通中专10所,普通中学214所,普通小学2439所。文艺表演团体9个,公共图书馆9个,电视转播台170座,卫星地面接收站4846座。医疗卫生机构1074个。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