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化石四川是中国恐龙化石最集中的省区。有50多个县市发现恐龙化石。侏罗纪、白垩纪是恐龙分布的极盛时期,恐龙化石也是侏罗系、白垩系地层的标准化石。20世纪70年代以来,四川各地区,特别是自贡市出土大量恐龙化石,已发现近60处化石点,其中最令人惊异的是大山铺恐龙化石群,在近2000平方米范围内发掘出100多具恐龙化石,自贡由此获得 “恐龙之乡” 的美称。自贡的恐龙及其伴生的脊椎动物,大多属于新种或新属,已订出种名的有16种,其中11个是新种,新建立的属9个、亚科2个,如 “盐都龙”、“多背棘沱江龙”、“釜溪自贡龙” 和 “峨眉龙” 等。其中,自贡的 “天府峨眉龙” 骨架化石高10多米,长20多米,“合川马门溪龙” 长22米,均属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为稀世珍宝。 恐龙化石 恐龙化石发掘于诸城市吕标乡龙骨涧。为巨型山东龙,因其嘴扁如鸭,又名鸭嘴龙。现存北京自然博物馆。从脚趾到头顶部高8米,由嘴至尾长18米,股骨长3米,重350多公斤,为世界同类化石中最大的一具。恐龙为中生代白垩纪晚期(距今约一亿年左右)水陆两栖动物,以植物为食,能用后肢行走,生活在潮湿而炎热的湖沼地带。据出土的恐龙化石表明,当时诸城一带是多种恐龙群居的世界。考古证明此处埋藏种属繁多,门类齐全,为大型恐龙群墓地。巨型山东龙化石的发掘,为此类古生物的进化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白垩纪晚期山东东部的地质、古地理及古气候的探讨,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化石发掘后,引起国内外的极大重视。 ☚ 莲台寺 振玉 ☛ 00009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