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总税务司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总税务司署

总税务司署

清末管理海关行政和关税事务的机构。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英,法、美乘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迫使上海地方政府签订章程,由三国各派一人组成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开始侵夺中国海关税务权。咸丰八年《中英通商章程》又规定,各口海关皆邀英人帮办税务。次年(1859),清政府被迫由南洋通商大臣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咸丰十一年总理衙门加委李泰国为中国总税务司,中国海关遂全部为外国人控制。同治三年(1865)总税务司署迁往北京,该署设正、副总税务司各一人,其下设总务、机要,统计、汉文、铨叙五科。科设正、副主任及帮办等职,科下又分若干处。其职为征收各海关关税,综理各海关行政及任免各海关官员。总税务司一职一直由英国人担任,其他官职也多为外国人充任。名义上它受总理衙门的领导,实际上其活动多不由总理衙门过问,且随着清政府在财政上对总税务司的依赖不断加深,它在政治上对清政府的影响日益增强。

☚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太平天国君主制 ☛

总税务司署

官署名。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上海成立江海关,征收洋税,清政府虽派司税管理,实际上由英、美、法的委员主持,司税仅帮同洋员纠察而已。八年(公元1858年),为办五口通商税务,改司税为正副税务司各一人,直接由英美人充任。十年(公元1861年)成立全国性的总税务司署,始设于上海,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八月迁至北京。掌理全国海关税及行政事务,名义上其初属于总理衙门,后改属税务处,实际上是独立机关。设正副总税务司各一人,均由洋人担任。内部组织分设五科三处:总务科,掌各常关事务。设洋员正副主任各一人,华员帮办无定额。机要科,掌理机要文件。设洋员正主任一人,原设副主任一人,后裁撤,改置洋员帮办一人。统计科,总管海关会议,兼管债务赔款并审查各海关会议事务。设正主任一人,副主任五人,均为洋员;华员帮办无定额。汉文科,掌理各关汉文报告及总税务司与政府往来公文。设正副主任各一人,由洋员中通晓汉文者充任,华员帮办、供事无定额。铨叙科,负责关员任免事务。设洋员正副主任各一人,华员帮办、供事无定额。造册处,设于上海,掌管编制、印刷、统计及供给纸张、帐册、文具等事。设正主任一人,以洋员充任,副主任二人,其中洋员一人,华员一人为署缺;帮办、供事无定员。驻外办事处,设于伦敦。掌管采办海关用品,招用人员,接洽偿还各国借款,支付关员来华旅费等事。设主任一人,帮办无定额,均为洋员。内债基金处,设于京师,专管政府委办的内债基金事宜。设主任一人,汉文文案一人,均为洋员,华员帮办、供事无定额。辛亥革命以后,总税务司署依然存在,北洋政府时期名义上仍属于税务处,内部分设总务局、汉文局、统计局•审计局、伦敦局和人事局,共为六局。各设局长一人,均可指挥各地海关,与总税务司的命令有同等效力。六局长中,以总务局长的地位最高,自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撤销副税务司后,其职权事实上为总务局长所掌握。北洋政府沿置。国民党政府时期,总税务司署隶属于财政部的关务署,督促各地海关税务司办理征税事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