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jixing shenyan
又称急性肾小球肾炎。以急性起病、血尿、高血压、浮肿为特点,属于免疫性的肾脏非化脓性炎症,其中大多数与链球菌和乙型肝炎等病毒感染有关。尤其急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肾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常继发于扁桃体炎、猩红热、中耳炎、脓疱疮等,感染之后,发病时间在感染后1~4周,平均10~14天。症状:病情轻重不一。常见:
❶浮肿:晨起眼睑浮肿,重的可波及全身;
❷血尿和少尿:血尿量可多可少,少到显微镜下才可见到红血球,多则为肉眼血尿,尿量减少,严重者可无尿;
❸高血压:70%的病儿可以发生高血压,重者可出现高血压脑病或心力衰竭,如不提高警惕,及早治疗,可危及生命。疑为肾炎需作化验检查,包括尿、血常规及肾功能等。小儿急性肾炎一般预后较好,临床表现可在2~4周消失,但尿检查则要在6个月至1年方能完全正常。小儿因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器官组织的再生能力较强,故转为慢性者不多。护理:
❶病初1~2周一定要卧床休息,休息不好会影响疾病的恢复,待病情好转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❷注意调整饮食,病初为低盐、低蛋白饮食,为了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待病情好转后可不严格控制。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预防:预防链球菌感染,一旦发生尽早应用青霉素治疗,感染控制后要查尿,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急性肾炎
本病是由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以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浮肿、高血压、少尿、血尿和蛋白尿。在战时本病约占肾脏疾病的2/3,曾有“战争性肾炎”、“堑壕性肾炎”等名称。
病因与发病机理 急性肾炎85%继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寒冷地区以呼吸道感染为多见,热带地区以皮肤感染为多见。皮肤感染有丹毒、脓皮病、疥疮、软组织脓肿与创伤后感染等。其他致病菌尚有肺炎球菌、肺炎杆菌、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此外,流感、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乙型肝炎、柯萨奇病毒、埃柯病毒、巨细胞病毒与疟原虫、血吸虫等感染后也可发生。在战壕中肾炎发病较多,可能与潮湿寒冷易受链球菌感染有关。
链球菌感染与其他细菌、病毒等感染后肾炎,均为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免疫复合物的抗原系异体蛋白(如链球菌的M蛋白),作用于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在血循环中构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通过肾脏时与补体结合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上,产生一系列炎症与变态反应。疟疾后肾炎亦属此型,免疫荧光检查证实肾小球基底膜与系膜部位出现IgG、IgM、及C3沉积。
病理 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增生、肿胀,球囊出血与白细胞浸润,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电镜下可见球囊脏层上皮细胞下有“驼峰样”沉积物,免疫荧光检查证实系抗原-抗体复合物。少数严重病例球囊内可见上皮性新月体。非链球菌的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感染后肾炎也可出现上述改变。疟疾后肾炎的肾脏可见疟色素沉着,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含有疟色素的吞噬细胞,毛细血管或肾静脉中红细胞内可找到疟原虫。
临床表现 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发病前2~4周多有咽部感染或皮肤感染。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浮肿、蛋白尿、血尿。可有嗜睡、无力、纳差。起病时尿量减少,1~2周后随着尿量逐渐增加,浮肿、高血压多渐消退。少数严重病例持续少尿,浮肿明显,甚至发生肺水肿,血压显著增高,短期内发生肾功能衰竭。但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血尿反复加重者可能并发新的链球菌感染,镜下血尿可持续数年,微量蛋白尿可持续数月。部分兼有肾病综合征表现,若同时伴有血尿、高血压和(或)肾功能衰竭,肾活检常示膜性增生性改变,病程较短,常于4~7年死于进行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并发症为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肾功能衰竭与继发尿路感染。实验室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与血尿,镜检可见红细胞与红细胞管型。无活动性感染者有时尿中白细胞可增多,但无菌尿。半数血沉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多在感染后1~3周增高,约50%在感染后6个月仍高。病的初期血清总补体与C3等即降低,无合并症者多于数周内恢复正常。并发肾功能不全者血肌酐、尿素氮增高,肌酐清除率下降。尿中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亦可增高。战时常见的初发症状多为浮肿,不仅较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达2月;迁延性血尿多见,部分患者蛋白尿不明显;常见的并发症为心功能不全,惊厥罕见。成人约50%可治愈,余可转为慢性。
非链球菌感染肾炎:临床表现同上,其他细菌感染者持续少尿引起肾功衰竭者预后较差。病毒引起的肾炎血尿、蛋白尿轻而且消失快。与乙型肝炎相关的肾炎,谷丙转氨酶、乙型肝炎抗原可阳性,多有C3降低,肾功能可有轻到中度损害。疟疾引起的急性肾炎,在疟疾发作时或发作后1月出现少尿、血尿、持续1月以上的蛋白尿,浮肿较轻,可伴有发热、腰痛。约40%有血压升高,多在1~2周内恢复正常;也有并发高血压脑病者。
鉴别诊断 除应与局灶型肾炎、肾小球肾病(脂性肾病)、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鉴别外,还应注意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
❶营养不良性水肿:多缓慢发病,浮肿从下肢开始,无血尿、蛋白尿、高血压,食欲良好。
❷充血性心力衰竭:多缓慢发病,心率快,呼吸困难出现早,浮肿从下肢开始,蛋白尿阴性或微量。
❸运动后血尿: 多在长途急行军或剧烈运动时或4~6小时内发生血尿,约于1周内转阴。运动前尿常规阴性,无肾脏疾病史。可伴有发热、呕吐,肌肿胀、痉挛与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肌红蛋白尿,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❹急性肾小管坏死:多有明确创伤史、休克、异型输血史或曾用对肾脏有毒害的药物史,尿比重低,可急速进展到肾功能衰竭。
❺急进型高血压:起病可似急性肾炎,但迅速恶化,少尿、明显血尿、蛋白尿; 浮肿、高血压加重;贫血、低蛋白血症与视网膜病变;急速进展到肾功能衰竭,多于半~1年内死亡。
治疗 轻症:无需多用药,适当卧床休息,给予低盐饮食,并注意控制感染。症状明显者:
❶完全卧床休息,当症状消失后仅有持续轻度蛋白尿和(或)血尿,可在密切观察下逐渐增加活动量。
❷进无盐食,待浮肿消退,血压正常后改为低盐。蛋白质摄入要适量,有氮质血症者以每公斤体重每日0.5g为宜。
❸利尿可单用中药,必要时用双氢克尿噻25mg,每日2~3次或速尿20~40mg,每日2~3次。严重浮肿可用速尿40~200mg静脉推注,或利尿酸钠50~200mg静脉滴注,每日1~3次,或用利尿合剂250~500ml内加入速尿、阿托品(0.5~1mg)或罂粟碱15~30mg静滴。少尿者可口服25%山梨醇或20%甘露醇。
❹降压可口服利血平、地巴唑、必要时加用盐酸可乐宁0.075mg每日2~3次。
❺控制感染、有链球菌感染者可用青霉素每日80万u,肌注2周。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土霉素和四环素。非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应根据病因治疗。
❻中药可选用茅根、玉米须或车前草加桑菊感冒片。有条件时风寒型用越婢汤及五皮饮,风热型用桑菊饮及五皮饮。恢复期尿常规正常而有腰酸无力等症状者可用六味地黄丸,镜下血尿持续出现者重用茅根、旱莲草,并加强清热解毒。
并发症的治疗:心力衰竭:应用小量强心药利尿、降压。必要时用酚妥拉明10~20mg静脉滴注(参见“急性心力衰竭”条)。高血压脑病:利血平1~2mg肌注或加入10%葡萄糖250ml内静脉缓滴。速尿20~40mg加入50%葡萄糖液20~40ml静注。抽搐可用10%水化氯醛30ml灌肠或苯巴比妥钠0.1~0.2g肌注。尿毒症:参见“急性肾功衰竭”条。可用大黄、牡蛎各30g浓煎灌肠每日1次,严重者应作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
恢复期: 病情稳定,感染控制3个月后应除去病灶,手术前后各用青霉素2~3日。
预防 应注意防寒防潮,控制流感等传染病流行,积极防止呼吸道、皮肤与其他感染,根除慢性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