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冤案清代抗粮斗争,近代重大冤案之一。又称东乡清粮案、东乡 “民变”。清同治十一年 (1872年) 十一月,东乡县 (今宣汉县) 陈家坪农民袁廷蛟赴京禀控当地豪绅派增田赋,抬垫盘剥,鱼肉乡民,贪赃枉法,却被押解回省。四川总督吴棠以 “违例上控” 罪处以杖责枷示。同治十三年 (1874年) 冬,知县孙定扬以庆贺光绪帝登基为由,分派 “备捐银” 勒索乡民,旋设局募勇,私抽斗捐、猪厘,更引起公愤。光绪元年 (1875年)五月十九日,袁廷蛟率众请愿,高举 “粮清民安”旗帜,要求减粮赋,清算粮账。三天中请愿队伍扩大至3000人。孙定扬则谎报袁廷蛟等人 “聚众围城”。次年二月,护理川督文格派提督李有恒率5000余名官兵开赴东乡围剿。乡民赴营陈词诉冤,李有恒竟诬清粮之举动为 “叛逆”,屠杀无辜群众数千人,烧毁民房数百间,造成 “千人喋血,旷古奇冤”。袁廷蛟逃奔京师鸣冤,却再次被押解回四川。四川总督丁宝桢对牵涉大员 “意存回护”,并拟将袁廷蛟斩首,引起各界人士不满。御史吴镇、前两江总督李宗羲、国子监司业张之洞等直言疏奏,为东乡冤案辩屈。光绪五年 (1879年) 十月,清廷被迫将孙定扬、李有恒处斩,前护理川督文格革职; 川督丁宝桢降四品留任。但袁廷蛟及其子袁能柏却被丁宝桢派人鸩杀于成都监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