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怡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怡良1791—1867清朝大臣。字悦亭,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1828年任广东高州知府,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广东巡抚,后参与林则徐的禁烟活动。1841年上疏弹劾琦善与英国侵略者私订《穿鼻条约》,旋兼署两广总督。1842年授钦差大臣,任闽浙总督。后病休。1852年再任福州将军,1853年任两江总督,残酷镇压过上海小刀会起义,1857年病休。 怡良1791—1867满州正红旗人,瓜尔佳氏,字悦亭。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广东巡抚,曾协同林则徐、邓廷祯在广州禁烟与抗英斗争。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他揭发琦善私订《穿鼻草约》,旋署两广总督。同年奕山督师广州时又附和奕山等人的投降主张,与之联名上疏求议和,受钦差大臣、闽浙总督,会办福州军务。《南京条约》签订后,奉命至台湾查办被诬的抗英有功将领姚莹、达洪阿,竟未予昭雪。咸丰二年(1852年),任福州将军。次年任两江总督,与江苏巡抚吉尔抗阿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 怡良1791~1867清代将领。满洲正红旗人,瓜尔佳氏,字悦亭。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广东巡抚,曾协同林则徐、邓廷祯在广州禁烟与抗英斗争。咸丰二年(1852年),任福州将军。次年任两江总督,与江苏巡抚吉尔抗阿镇压小海小刀会起义。 怡良?—1867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瓜尔佳氏。道光十八年(1838),由按察使、布政使擢广东巡抚。支持林则徐的禁烟与抗英布防建议。任内查缉鸦片,奋勉奉办,卓有成效。二十年(1840),拒绝钦差大臣琦善胁迫他诬告林则徐通敌。二十一年,揭发琦善擅与英人义律订立《穿鼻条约》。后兼署两广总督。同年,奕山督师广州时,转而支持奕山,力主投降,并与其联名上疏请求议和。二十二年,授闽浙总督,赴福建会办军务。二十三年,因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诬诉抗英将领姚莹、达洪阿以妄戮遭风难民作为战果奏报,受命赴台湾查办此案。奏入英人所诉,致革达洪阿,姚莹职。咸丰三年(1853),授两江总督,镇压太平军及上海小刀会起义。 怡良1791—1867字悦亭。清满洲正红旗人。瓜尔佳氏,道光十八年(1838)任广东巡抚,初赞助林则徐、邓廷桢的禁烟运动。道光二十年冬,琦善到广州后,一反林则徐作为,曾胁迫他诬告林通敌,被他严词拒绝。次年二月六日,上书揭发琦善擅自向义律允诺赔款割地罪行。琦善被革职后,他兼署两广总督。后因与杨芳联名奏请准许印度船只贸易而被革职留任。同年秋授钦差大臣,会办福建军务,不久升闽浙总督。《南京条约》签订后,因璞鼎查诬诉抗英将领姚莹、达洪阿,他曾奉命至台湾查办此案;因未能为之昭雪,为时人所不满。咸丰二年(1852)授福州将军,次年授两江总督,参与镇压太平军及上海小刀会起义。咸丰七年,以病请解职归。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