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思越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思越人 思越人❶《花间集》所载孙光宪作此调,其一有“馆娃宫外春深”句,其二有“魂销目断西子”句,张泌所作有“越波堤下长桥”句,均与西施事相关,故《词谱》认为诸词“俱咏西子事,故名《思越人》”。《填词名解》则云:“《思越人》,亡吴之曲也。”然敦煌曲已有《思越人》二首,内容并不涉西子,或五代人沿旧曲之名而入以西子事。宋张唐英《蜀梼杌》云:“乾德五年,三月上巳,宴怡神亭,王衍自执板唱《霓裳羽衣》及《后庭花》、《思越人》之曲。”可见五代已盛行此调,其句式与敦煌曲略同。《词律》卷六、《词谱》卷九皆以孙光宪所作(古台平)为正体,双调,五十一字,上片五句两平韵,下片四句换四仄韵,并云“此调只有唐词可较,宋人无填此者”。《词律》列赵长卿二种为别体。查《全宋词》并无二作,未知何据。 ☚ 思帝乡 思晴好 ☛ 思越人这首歌辞写出一个初恋的美丽少女的欢乐及躁动不安的心情。 第一段写出少女的窈窕美丽,她的绣裙随风飘舞;她步履轻盈。她纯洁如水,在她的心目中充满欢乐。当她微笑时,她的脸就像一朵绽开的莲花,美艳无比。她独自一人,唱着欢快的心曲,迎着融融的风,向西园里去寻找她的朋友。 作者通过这一段描写,使一个少女的美丽和她的灵性跃然纸上,虽寥寥数笔,但却是活灵活现。这就把少女的美丽由抽象的概念,通过作者动与静的描写,变成有血有肉有神栩栩如生可感的具体形象,这在歌辞的创作中是很难得的。 这个美丽的少女到西园去寻找女伴,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西园,还有她的心上人在召唤着她,吸引着她,她的心早已随风飘到心上人的身边。无限的爱意,无限的美意,在她心中翻滚澎湃,而这一切,从她急切的脚步中就能看出来。 “□□分手低声问,怱怱恨阙良媒。”时光如流水,转眼间又到了分手的时刻,一对情侣你看着我,我注视着你,无限的爱意尽浓缩这匆匆的一眼,纵有万语千言,也难诉这离别的心曲。他们多么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媒人,将他们爱的红线连在一起,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可见这一对青年男女爱得多么执著,爱得多么热切,他们多么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同,这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里,他们也只能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好的媒人身上。 “怕被颠狂花下恼,牡丹不折先回。”这两句是这首歌辞中的升华部分。作者把他们山盟海誓的爱,通过这一句又加深了一层。他们一方面沐浴在爱河里,另一方面又在忍受着不能朝夕相伴的煎熬。因此,在美丽的鲜花面前,他们睹物思情,一定倍感烦恼惆怅,因此,连牡丹花也没有折一支就先回家了。这说明,他们心中的感情历程已经不愿再经受风雨。这是一种感情的真诚坦露。 全歌辞没有用典,没有词藻堆砌,而以平淡生奇的笔墨,反映了他们在爱河中的焦虑心情。 歌辞的中心在写“美东邻”的情,而全歌辞中却没有出现一个“情”字,而是通过不同层次的表现,把 “情”寓于行为表现之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