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教学
为适应全班学生与个别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个别对待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 有三方面特征:(1)教学内容上。给予范围较广的材料,扩大个人的学习。将教材编为不同的节段,分成程序或组件,并把直接经验纳入其中。(2)学生学习上。使学生认清教学目标和评定成绩的标准。学生可选择不同的课程或活动以达到规定的教育目标,并可自定学习进度与时间。 在全部或部分“上课时间”内,以个别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3)教师作用上。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劝告和提供咨询,而非提供信息。 帮助学生选定或设计学习活动。 致力于鼓舞学生个人的创造性。个别化教学的形式除了个别指导性教学和凯勒计划两种主要体系外,还有三种基本形式:(1)导听教学。 是模式化教学的一种形式。美国的波斯尔恩韦特(S·Postletnwait)所用的导听教学是借助导师的帮助和学习时间的伸缩性使教学个别化。 (2)程序教学。 是依据对学习过程的设想与目的,通过教学机器把教材编制成按步骤进行的程序;与学习者形成构答式和选择式反应的教学方法。 (3)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原理与程序教学相同,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 此外,掌握学习也含有个别化教学的因素,它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成功地完成规定的一个学习单元或组件的80~90%的评定项目,然后才能进入后一个单元的学习。如果某些学生的作业成绩低于所规定掌握的水平,就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重新学习这个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