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穿刺术
当心包膜腔内有积液、积血或积脓时,心包穿刺术既可作为确定诊断的措施,同时又是解除心包填塞的紧急治疗措施。
心包穿刺术有二种途径:胸骨旁途径和剑突旁途径。
胸骨旁途径 只宜用于大量心包膜腔积液的病例,否则穿刺针在进入心包膜腔之前,先通过胸膜腔,可能污染胸膜腔。病人坐位或半卧位。前胸皮肤消毒后,用1%普鲁卡因在胸骨左旁第4肋间,距胸骨边沿1cm处作一皮丘,并适当浸润皮下及肋间组织,然后改用心包膜穿刺针经此皮丘,与皮肤垂直方向刺入心包膜腔,抽吸积液。
剑突旁途径 穿刺针不会进入胸膜腔,也不易损伤心肌,一般较常采用。病人平卧位或半卧位。前胸皮肤消毒后,在剑突左旁与肋软骨弓之间选一点,用1%普鲁卡因液作皮丘及浸润皮下组织,心包穿刺针经该处刺入皮肤后针头即与上腹部皮肤成45°夹角斜行向上、向后稍向内侧徐徐进入。当针头尖部通过膈面心包膜进入心包膜腔时,有突然滑入轻松的感觉,即可试行抽吸积液。当针尖触及心肌时,可感知心脏搏动,即应将针头稍行退出。如果在穿刺针头上联接心电图的胸前导程,每当针头触及心肌时,即可见到心电图的急剧改变,更为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