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襄阳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襄阳会 襄阳会一名《刘先主襄阳会》,全名《刘玄德独赴襄阳会》。高文秀作。《录鬼簿》、《太和正音谱》著录。剧写三国时刘备兄弟在古城聚会后,到荆州投刘表,借地屯军。刘表请刘备三月三日赴襄阳会。会上刘表让刘备接管荆州,刘备不允,推荐刘表长子刘琦。刘表次子刘琮与蒯越、蔡瑁谋杀刘备,刘琦暗叫刘备逃走。蒯越差家将王孙盗刘备马,王孙放走刘备。刘备连夜骑的卢马跳檀溪脱难,路遇隐士司马徽,推荐伏龙、凤雏,又遇隐士庞德公,庞令寇封为刘备义子,又指点刘备礼清徐庶为军师。时曹操引十万兵攻新野,徐庶调兵遣将有方,张飞等杀败曹兵,捉住其将曹章。刘备设宴庆功。本剧剧情与《三国志》、《 三国志演义》记述不同,却与《三国志平话》相近。本剧今存脉望馆抄校本。 ☚ 谇范睢 双献头 ☛ 襄阳会全称《刘先主襄阳会》(或《刘玄德独赴襄阳会》)。戏曲剧本。元高文秀撰。四折。文秀有《双献功》已著录。该剧本有楔子二,全剧凡万余字。叙三国时刘备应刘表之约赴襄阳会商。表请刘备接管荆州,备却荐表长子刘琦继承荆州牧,表次子刘琮怀恨,与蒯越等谋杀刘备。备因越家将相救逃脱,回营途中结识众多谋士,请徐庶为军师,火烧新野,杀退曹操追兵,至设宴庆功为止。前半部写襄阳会,后半部写徐庶破曹兵,似经后人改写。有脉望馆校钞本。 襄阳会 襄阳会全名《刘先主襄阳会》,亦作《刘玄德独赴襄阳会》。杂剧剧本。元高文秀作。取材三国故事,但和小说《三国演义》略有出入。写刘备弟兄古城聚会后,到荆州投刘表。在三月三日襄阳会上,刘备得罪了刘表之子刘琮,几被暗害,连夜骑马跳檀溪而走,遇见隐土司马徽和庞德公,因得徐庶为辅佐,大破曹仁。剧本结构较松散,前后用两个楔子,这在元杂剧中殊为少见。 ☚ 遇上皇 柳毅传书 ☛ 襄阳会 襄阳会全名《刘先主襄阳会》或《刘玄德独赴襄阳会》。杂剧剧本。元*高文秀作。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本,及据脉望馆抄校本排印的《元曲选外编》本。写刘备弟兄古城相会后,到荆州投刘表。在3月3日襄阳会上,刘备险被刘表之子刘琮暗害,连夜独马跳檀溪而走,遇隐士司马徽和庞德公,因得徐庶为辅佐,后来大破曹仁兵马。 ☚ 魏秉彝 鞭打洪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